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7章一锅端(2/2)

客观地说,长孙无忌是玄武门的大功臣,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李世民的绝对心腹,早就应该是宰相班子的成员。然而,长孙皇后却坚持认为哥哥是外戚,不应该执掌中枢,否则就是将长孙家族带入无底的深渊之中。

初,李世民还挺赞赏老婆的态度,因此对长孙无忌搁置不用,可随着封德彝去世,萧瑀又跟不上他的节奏,尚书省得安排个亲信主事啊!再者说,长孙无忌的政治智慧确实超乎常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把好手,李世民不可能因为他是亲戚就特别“关照”吧,难道这对长孙无忌是公平的?

李世民最终驳回了长孙皇后的请求,强制启用了长孙无忌。

没过多久,北边传来了好消息:颉利可汗重用汉人赵德言,结果此人在突厥收揽党羽,排除异己,又擅自改变了突厥人的许多风俗,使得政令严苛复杂,引起了突厥本族的一致声讨。颉利可汗不想就此妥协,于是疏远本族,亲近其他的部落,惹得突厥内乱不已,再加上遭遇雨雪天气,突厥几乎一蹶不振。

当时,许多朝臣都建议李世民出兵攻打突厥,趁机扬眉吐气。

李世民非常淡定,他找来了萧瑀和长孙无忌,打算考一考两位宰相大人的政治智慧:“颉利君臣昏庸残暴,乃是自取灭亡。然而,大唐刚刚和突厥人订立了盟约,如果出兵,师出无名啊;如果不出兵,恐怕又要失去机会,怎么办呢?”

萧瑀张口就来:“陛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打吧

!”

萧瑀也不想想,如果大唐可以和突厥开战,当时李世民在长安城西早就把颉利可汗的大臣一锅端了,何必等到今日?

李世民听了萧瑀的话,似乎有点失望。

长孙无忌沉思了一下,稳稳地说道:“陛下!突厥内乱,但是并没有出兵劫掠大唐的边境啊,如果咱们出师征伐,就要承担背信弃义的骂名。更何况,一旦开启战端,生灵必将涂炭,臣认为此时不应该出兵!”

瞧瞧,这才是皇帝需要的大局观。长孙无忌为我们现身说法,身为员工,就应该为老板思虑周全,不能以个人的喜恶来决定国家大事。

遗憾的是,萧瑀的第二次宰相生涯也没持续多久。

627年11月,唐俭出使东突厥,萧瑀写了一封信,希望唐俭能够带给避难突厥的姐姐萧氏,谁料想,唐俭刚离开长安,有人就将此事给捅了出来。随后,萧瑀以私通隋朝皇后的罪名,被李世民罢免相职,查明情况之后,第三次入相。

事实上,萧瑀一生六次入相,六次罢相,也算是一个奇迹。说白了,萧瑀的性格太过刚直,有时候说话直来直去,让同事们倍感难受,职场关系非常紧张,李世民就算能用他,政治生态也不允许他的存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