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年,宇文化及被杀,封德彝和宇文士及一起跳槽到李渊的公司。李渊表示,宇文士及是个人才,为人正直可靠,江湖的风评非常不错,他还是愿意提供Offer的。至于封德彝嘛,李渊为难了,此人善于谄媚,为人不忠,把他召进公司,会把李唐的朝廷也搅得乌烟瘴气啊?
李渊思之再三,觉得李唐还在创业期,不能搞得太小家子气,因此接纳了封德彝。没过多久,李渊便将封德彝给罢官了。据史料记载,封德彝非常不服气,他找机会给李渊进献了一个“秘策”,至于是什么“秘策”,谁也不知道,不过渊哥倒是龙颜大悦,封他做了内史舍人,随后又将他提拔为内史侍郎。
隋末唐初的许多重臣,骨子里的个性真的很复杂,很难去评判。就拿封德彝来说,为了保住自己的仕途,他能低声下气的谄媚,还能背负不忠不义的骂名,政客的嘴脸一览无余。然而,他们有时候干的事儿,不能不让人奉送掌声。
封德彝:“陛下,不是我办事不力,是当今世道,真的找不到奇才啊!”
李世民顿时就不开心了,人家都说,太平盛世最容易出人才了,封德彝说没有人才,岂不是说贞观一朝还不够给
力,太平盛世还没到来?更何况,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可以举荐人才,封德彝却说没有,这是何道理啊?
李世民:“封爱卿,朕又要批评你了,君主用人如同用器物,必须要关注他的长处。古代的明君治理国家,难道是找其他朝代借的人才吗?朕看你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识人之才,而不是怪这个时代不出人才!”
说白了,李世民给封德彝留了些许面子,没说他为了自己的私利,刻意打压人才。封德彝心中本来就有愧,被李世民这样一说,当即落荒而逃。事情进展到这儿,封德彝也明白了,李世民绝不会把尚书左仆射的头衔再给他。
627年5月,封德彝在尚书省办差的时候突然病倒,李世民得知消息,立即前往探视,并用乘舆将他送回家中。627年6月,封德彝因病去世,享年60岁。
李世民下诏:追封封德彝为司空,赐谥为明,辍朝三日。
十多年后,有人对李世民说起一件事:封德彝在秦王府办差的时候,曾经和李建成过从甚密,搞了脚踏两只船的把戏。治书侍御史唐临给李世民上奏,希望朝廷能够追问封德彝的罪责,李世民下诏让群臣商议,最后决定将封德彝的谥
号改为“缪”,将所赠官职一律撤销,所受食封一律削除。这些都是后话。
封德彝的突然去世,让李世民有点儿措手不及。
现状很清楚,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都是空置的岗位,朝廷的最高权力机构完全处于真空状态,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啊。事实上,李世民可以提拔的人才有不少,比如房玄龄、杜如晦、杜淹,问题是,李世民有他自己的顾虑啊。
前面已经说过,李渊此时还霸占着太极宫,父子之间的关系颇为紧张,李世民打压武德朝臣是肯定的,可他刚刚登基,如果清除老爹旧臣的动作太大,可能会引人非议。因此,李世民想到了赋闲在家的萧瑀同志。
627年6月12日,李世民下诏:恢复萧瑀尚书左仆射之职。
李世民并不喜欢萧瑀,也没打算让他长期担任首席宰相,这项任命书发布不久,李世民就提拔大舅哥长孙无忌做了尚书右仆射,和萧瑀一同执掌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