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寻宇见他执意如此,也不好再劝。
他看着石书达,语气诚恳地说道:“石兄,燕王府小公子年幼,力气颇大,但此番乃无心之失,还望石兄莫要介怀。”
几番接触下来,他深知石书达心思缜密,绝非鲁莽之人。
石书达既忍着伤痛坚持赴宴,便知是个有野心、懂得审时度势之人。
这般人物,想来在陛
突然,殿外鸣鞭声响起,内侍尖锐的唱喏划破了殿内的低声细语。
“皇上驾到——”
文华殿内,众人反应迅速,当即起身,恭迎圣驾。
只是,当那抹明黄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时,殿内文武勋贵却齐齐愣住了。
此番众人惊愕,并非因为景熙帝步伐迟缓,而是因为,他手中牵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那孩子约莫两岁年纪,穿着一身玄色锦袍,玉雪可爱,正是燕王府的小皇孙。
而紧随其后的,是燕王。
他一身玄色亲王常服,身姿挺拔,面容冷峻,生人勿近。
这……
殿内瞬间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
众臣与勋贵们,皆是一脸的震惊与疑惑。
陛下这是何意?
琼林宴乃是为新科进士们庆贺的御宴,但也是朝廷笼络人才、彰显皇恩的重要场合。
陛下自登基以来,从未让皇子前来参见琼林宴,更遑论是年幼的皇孙了。
今日此举,实在令人费解。
一时间,殿内众人心思各异,目光频频在景熙帝、珩儿和裴明绪身上逡巡。
太子之位空悬,眼下朝中局势本就微妙。
如今陛下竟带着燕王父子出席琼林宴,这很难不令人遐想。
莫非,陛下竟然有意立燕王为太子?
这个念头一出,不少人心中都是一惊。可细想之下,又觉得不无可能。
燕王文韬武略,才干卓绝,在朝中素有贤名。更何况,他手中还握着燕北雄兵。
如今燕北军将匈奴打得节节败退,一旦没了匈奴的威胁,燕北军便彻底没了掣肘,随时可以挥师南下。
到那时,只要燕王当真有意争储,虽身为驻守一方的藩王,他的胜算极大。
更何况,眼下瞧着陛下对燕王府小皇孙这般的宠爱,怕是皇孙中第一人
只是,眼下被不少人押宝的魏王,怕是不会坐视不理,任凭燕王实力增长。
景熙帝却像是丝毫没有察觉到殿内的暗潮汹涌。
他只是紧紧牵着珩儿的小手,继续迁就着他的小步子,缓缓走向御座。
伺候的宫人与太监们早就眼疾手快地搬来了一套桌椅,安置在御座下方。
待景熙帝松开珩儿的小手,在御座落定,裴明绪便带着珩儿在御座下方新添的席位落座。
景熙帝抬手,示意众人落座:“众卿,今日琼林宴,不必拘礼。”
“谢陛下!”众人齐声应道,依序入席。
景熙帝举起手中金樽,环视一周,朗声道:“今科进士,皆为我大晟栋梁之才。朕心甚慰,望尔等不忘初心,为国效力,为民请命!”
“臣等谨遵圣谕,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新科进士们激动不已,齐齐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