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溃寻相后,李世民没有犹豫,直接领着部队继续前进了。毕竟时间不等人,宋金刚才是事关战局胜负的关键。寻相能跑,就让他跑吧。
就这样,李世民开始接着赶路。而在接下来的一天里,据史料记载,李世民带队追了二百余里,与敌军交手数十个回合。但即便是这样不要命地一道猛追,居然愣是还没有望见宋金刚主力部队的影子。由此可见,宋金刚先生也真不是吃素的。
当李世民的追兵追到高壁岭的时候,有人突然出现打断了李世民的追击进程。不过这位不是敌人,而是故人。故人刘弘基。
作为李渊起兵之初的元老级骨干,刘弘基可谓是身经百战,有着各种丰富的战场经验(包括被俘和脱逃经验),且与李世民感情深厚,凭着这些底子,他还是敢于拦住满脑门子追击敌人的李二公子,并说上几句实在话的:
“大王击破贼军,追击至此,功劳已经不小了。要是再深入下去,您的身子恐怕会吃不消啊!”
“况且,我军士兵现在既饿且累,不如在此地扎营休息一下,等援兵粮草跟进,然后再继续进击,相信也不会太迟。”
要说还是刘弘基有面子,时间如此紧迫
,李世民竟然没吭声,听他把话说完了。而且还当场给出回复,附带解释。
“宋金刚因无计可施而逃走,其军心已然涣散,正是最容易被击溃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乘此良机消灭他。如果中途停下,让宋金刚想出反击的对策来,那么战机便失,再想打败此人就难了。”
“我尽忠为国,何惜此身!”
言未毕,身已远。
领导都这么不要命得去拼了,小兵再喊肚子饿不愿走就说不过去了。唐军士气大振,继续策马一道猛追。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坚持追击就能追到。
终于,终于见到宋金刚的主力部队了。宋金刚就在雀鼠谷。
还是原来的地方,还是熟悉的山道。
三年前,李渊领兵从太原南下,一举突破此地,随后打破隋将宋老生,打通了进入关中的通道,成就了隋唐的兴替。而今天,命运之神再次选择了这里,来考验这个新生的政权是否已经具备了争衡天下的实力,更来检验年轻的李世民到底成长到了何种地步。
在雀鼠谷的考场里,李世民开始答卷。
狭路相逢,几乎同样饥饿,几乎同等疲惫,但对阵的双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胜负就在这一刻。
对攻随即开始,
就人数对比而言,宋金刚的手下大约还有五六万的样子,李世民的兵力无从考证,估计在两三万左右。
以死相拼,互不退让,一日八战。
李世民挺到了最后,但他依旧尚未获取最终的胜利。
在丢下上万具尸体和大批俘虏后,宋金刚居然还是跑出去了,且还是带着两万人。
能和李世民打到这个份上,宋金刚着实很不简单。不过,也就是这样了,他和他的士兵将在介休迎来最后的战斗。
击败宋金刚的当夜,李世民追击的脚步停了下来,我相信,这不是李世民不想追了,而是真的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此时的李世民和他的士兵们已然两天未吃饭,三天不解甲。继续跑下去,估计到地方,人也倒了。因而李世民下令,全军就地休整,搞点东西吃,起码先垫垫肚子。
找来寻去,发现就剩下一只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