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0章养老所(1/2)

事后,李世民以李渊的名义下诏,宣布李建成和李元吉是玄武门之变的罪魁祸首,是谋反逆天的叛臣贼子,给玄武门之变定下了政治基调。

626年6月7日,李渊再次下诏,封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约定军队和国家的各项事务,全部交付太子李世民处置决定,然后再报告给李渊即可。

李唐政权的交接,在一场无声无息地武力威慑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历史正在向前迈进,李渊已经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代雄主李世民。

有句话说得很好,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种游戏规则不仅在改朝换代的时候盛行,在父子兄弟之间也是一样。在贞观朝,李渊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就连史书对他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客观地说,这不能全怪史臣不写这段历史,说白了,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和老爹之间的互动是少之又少啊。

李渊做了太上皇之后,一直居住在太极宫,李世民则在太子宫处理政务。李世民上台之后,开足马力打压武德旧臣,626年,先是罢免了杨恭仁的宰相之职,后来又罢免了陈叔达、萧瑀的宰相之职。

至于裴寂,李世民从来没有给过他好脸色,

李世民曾经当面指责,说裴寂才学平庸,如果不是太上皇对他的宠爱,绝对不能混到今天的位置,武德年间错误的政策很多,纲纪也非常紊乱,裴寂必须负起责任。李世民虽然是说裴寂,实际上是指桑骂槐,发泄对李渊的不满,这一点毋庸置疑。

629年4月,李渊主动提议,说自己霸占着太极宫,总归是不太合适,希望能够迁居到弘义宫,李世民欣然答应。说起来也挺有趣,当时,李渊为了打压李世民,连续两次将他从河北战场召回,期间特意修建了弘义宫,希望能安抚李世民受伤的心灵。可谁也没想到,弘义宫后来居然成了李渊自己的养老居所。

据史料记载,弘义宫地势低洼,夏季闷热潮湿,居住条件非常之差。李世民每年都会安排自己到行宫避暑,可从来没有让李渊离开过弘义宫半步。想想看,一向以仁孝著称的李世民,宁愿承受后人的指责,也不愿在人前逢场作戏,干着讨好老爹的小把戏,这样的态度确实很值得玩味。

说白了,李世民也是个凡人,两府之争的时候,李渊无条件地支持李建成和李元吉,屡次打压和训诫李世民,可谓是毫无情面可言。李世民

虽然有心胸,可是面对父亲的偏爱,他无法在短时间内放下心里的仇恨和芥蒂。

630年,李世民擒获东突厥颉利可汗,邀请李渊参加献捷大典,父子之间这才开始有了互动。随后的几年,李世民每逢打了大胜仗,或者有外族使臣前来朝拜,都会邀请李渊出来坐坐,父子的关系开始有了好转。

634年,李世民下诏,在太极宫的东北方向建造大明宫,打算作为老爹的避暑之地。遗憾的是,宫殿还没建成,李渊就位列仙班了。俗话说得好,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可能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关系的最好诠释了吧。

客观地说,李渊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出色,却又备受忽视的开国皇帝。

回顾他的一生,年轻的时候,活在七姨夫和小表弟的高压政策之下,仕途上毫无寸进,只能虚度光阴,空守度日。最悲剧的是,十多年的时间,李渊竟然没敢娶妻生子,这是何等苛刻的生活环境。

幸运的是,这样的环境恰好造就了李渊善于隐忍的性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