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四嫂你听谁说的啊?桂林娘家不是素来很支持她这个幺女的么?”杨华梅已经在给五斤喂食了,腾出了手的桂花拿着一块小毯子,轻轻盖在五斤的小肚子上。
杨华梅问这话的时候,桂花也跟着诧异的望向刘氏,也说:“娘家人不至于吧?哪怕闺女上房揭瓦,娘家都该是闭着眼睛撑腰的啊?”
孙氏沉默,杨若晴也不语,因为她们娘俩从鲍素云那里听到过一些内幕。
那就是——
刘氏接着又开始做了她们的嘴替:“从蒋家村去望海县城,路途比从咱长坪村出发更远,且蒋家村那边可没有出晴儿这种阔气又仗义的人去给乡亲父老们修大路通马车。”
“蒋家村那边通往清水镇的路都补好走,山路十八弯的,结果那天在路上耽误了不久,蒋桂林大哥家的闺女也或许是养的娇气吧,憋了尿不好意思说,等到了县城,那闺女据说一顿酒席都没吃安稳,前前后后去了十来趟茅厕,她娘,也就是蒋桂林的大嫂为了陪闺女,也没吃几筷子菜。”
“当时蒋桂林她哥嫂估计就憋了一肚子气回来,后面给那闺女寻医问药,据说那闺女因此遭遇,留了后遗症,这段时日一直都没大好,蒋家花了不少钱出去,附近的大夫请了个遍,也不知道哪些嘴碎的,把这事儿给传播出去了,这下不得了!”
“蒋家村的人都在传,说娶亲千万不要去蒋桂林家,说那女孩子年纪轻轻身上那块就不大好,将来可能都不好生养!”
我去!
杨若晴的眼角狠狠跳了下。
一场简单的尿路感染导致的膀胱炎之类的病症,在这个时代因为医药技术的落后,被耽误至今都没痊愈啊?
搁在现代,几粒对症的消炎药就能解决,再不行就去挂几天盐水消炎,多喝水,啥事儿都没有。
在这古代真是可怜,尤其看病还得偷偷摸摸,不然被传出去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了。
“谣言能杀死人,那玩意儿慢慢调理会好转的,再说了,那玩意儿也跟生养不冲突啊!真是一群愚民!”杨若晴直接摇头,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杨华梅自己身为女人,如今也有了自己的亲闺女三斤,此刻她也完全站在女孩子父母的立场去看待这件事,也有些愤慨的说:“那些人恶意造谣,扭曲事实的话,搞不好会耽误一个女孩子的前程的!”
孙氏的语言功能在这样的场合就显得很匮乏,只能喃喃着两个字:“造孽……”
桂花则很好奇,问刘氏:“她四婶,你天天待在村子里,足不出村的,你是咋把蒋家村那边的事摸得一清二楚?是素云告诉你的?”
刘氏摇头:“素云知道个屁,她知道的恐怕还没我知道的多!”
“再说了,有些事素云知道的,那也是蒋桂林告诉她的。而有些事,蒋桂林不可能告诉素云,而我,却有其他的消息渠道打听到那些!”
“四婶你先别忙着吹牛,你所谓的那些消息渠道,不还是村里那几个跟你旗鼓相当的婶子嫂子么?”杨若晴一语戳穿,“她们中,就有从蒋家村嫁过来的,我知道,你接着说,你还有什么八卦消息,是我们所不知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