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姝高声大喊:“啊啊,最难的部分终于结束了!咱们吃过饭后,大家伙先休息两天,咱们大后天继续加油,谢谢你们!”大家伙欢呼不已。
张勇说,最难的部分虽然已经结束,接下来却是高潮部分,得趁热打铁,尽快完成。速度再这般慢,就得拖到冬天了。
苏姝这才留意到,她们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三个月了,从初夏熬到了秋天,有一部分树木已经落叶飘飘,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常青树,青翠如旧。这般想着,苏姝裹紧了自己身上的破麻布,她想念毛衣、想念毛绒绒的卫衣,嘤嘤嘤。
苏姝计划着要砍多少树,多少竹子,尤其要注重做好结构和质量,不能有豆腐渣工程。张勇经验之谈,农村盖房子不难,人工和材料到位,也就一天的功夫。苏姝的工程比较浩大,用五天也足够盖好两层小楼、客房、灶房和茅房了。
费时的就是准备材料,因此还得请甄家兄弟来伐树和砍竹,苏姝要建的房子加起来一共是有12间。所耗费的树木以及竹竿必定是大数量级的。张勇建议说,是时候请董家六兄弟一起来帮忙了,董家兄弟是有些蛮横不讲理,但做起活来真是一把好手。
之前,张勇顾虑,董家六兄弟有可能欺负苏姝陈燕孤儿寡母,现在顾虑已经消散,这母女俩绝非软柿子,别的不讲,至少董家六兄弟肯定占不到便宜。
陈燕是个说干就干的行动派,主动请缨去请董家六兄弟,甄老太作为陪同人士,一起进行谈判。谈判没有什么难度,董家六兄弟听闻包吃不说,还一天一百二十斤鱼,一百二十斤猪肉的报酬,欣然答应。
幸运的是,现在深秋,天气不再炎热,雨水也相对较少,建设大业顺利开展。十四天,又耗费了十四天,苏姝站在院子的门口,看着一个多月内拔地而起的崭新院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瞧,这绿竹条做成的环院篱笆,多么密实脆生!这遮风挡雨的二层小楼,一楼木房,二楼竹房,威武霸气!唯一叫苏姝不满的是,是茅草屋顶,早晚给换成豪华琉璃瓦。灶房和两间客房建在上院的两侧,也都装修得漂亮好看。只有茅厕孤零零地放在院子最外面的角落,苏姝一心惦念着给搞个马桶,对茅厕毫不重视。
苏姝看着眼前地杰作,虽然有很多不足,这里的生产力也无法满足现代人地居住要求,但苏姝和陈燕还是开心过头。
陈燕喜气洋洋,和甄老太打着商量:“甄老婶,十天以后正是中秋后的第二天,我们在新房子搞个晚会吧,宴请大家伙儿,这段时间你们累着了,谢谢你们。”
甄老太也满心欢喜:“小姝,你这屋子弄得真是好看,之前我们还说怪异呢,早就听说中原有两层楼的木楼,漂亮得呦,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的,我家老头子还说,以后也想这样修房子。”
苏姝笑言:“甄奶奶,这才到哪里,我们的屋子基本还是个毛坯呢。装修好了,搞一些好家具,再请甄奶奶过来参观。”
陈燕也在那里说一些甄老太听不懂的:“是呀是呀,咱们去做几个沙发,要皮的布的都行,那么多野猪毛,刚好用来做抱枕,卧室里面要放置豪华大床,院子里面安置几个秋千。”
今天一起来参加竣工工程的男女老少加起来,一共二十一人,都开心答应了第二天要来参加“慈宁居所”宴会。甄老太的丈夫,甄老头子,也同意了接下来的日子每天来慈宁居所做木工活。
众人走后,苏姝走在新房里,看着属于自己的毛坯,满心想法都是任重道远。比如楼上,苏姝和陈燕的卧房,也只是各自有了一张简易的床,被子褥子枕头一无所有。
这十天,得简易装修一下,被子褥子都得安排上,还有要请人去通知黄云娘一声,把她们母子接回来,让他们一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苏姝在屋里朝着陈燕咆哮:“老母,你看看我的手,磨得跟老树皮一样,摸东西还硌得慌,我太难了!”本来白嫩的手,现在都是各种死皮,摸起来粗糙,又黑又丑。
陈燕心疼女儿,但豪不松口:“是谁非要在这深山老林住,我可没逼你啊,现在还有脸给我诉苦呢。哎,明天虽然不是集市,咱们约上甄老太去县城吧,去药房买点药膏,你把手敷一下,比糟老头的手还丑。”
苏姝点头:“嗯嗯,有道理。凳子椅子柜子桌子甄老头能做,咱们凑合也能用。就先把曼陀罗和何首乌卖到药房,再去购置衣裳被子等等。”
陈燕还嫌不够:“那咱们买的东西多,得去给甄老太家借马,马驮运得多。”
苏姝感叹:“是呀,我们真是太穷了,什么都木有,明天不开集市,也不知道是否能买到这些东西。对了,我得把打猎的兵器带上,否则遇到强盗会玩完。”苏姝自言自语道。
这个晚上还是回张勇家住,因为新家只是虚有其表,内里什么都无,空壳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