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一病,莫不是病傻了?这儿又没外人,和姑妈之间还在意什么虚礼?”女人从软塌上站了起来,一脸慈爱的走向颜晗。
姑妈?一个王爷的姑妈是太后?信息量太大,颜晗有些缓不过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但嘴上还是依旧作答着:“应...应该的。”
“你啊...还是一如既往的规矩!”女人走到颜晗身边,低声说道:“这天下已然是你我囊中之物,你已经不需再畏惧任何人了,羲和。”
羲和.....宋羲和!自己居然是宋微寒!《折君记》中原定的主角,赵璟的死敌!
若自己是宋微寒,面前的女人就应该是原来的元贵妃,她做了太后,那即位的应当是十三皇子赵琼,这……是他还没有写到的剧情!
按照这个时间演算,赵璟岂不是已经死透了?
“赵...赵璟”这么想着,颜晗忍不住呢喃出口。
慈安太后狐疑的看了颜晗一眼,以为颜晗还在担心赵璟的威胁:“靖王不是被你收押在府里吗?”
“他...没死?”
“羲和,你是不是病糊涂了?”慈安太后拢了拢衣摆,然后又坐回软榻上:“那日你不是来说,靖王余党来袭,无奈之下便把靖王抓回府里了?怎么,你把他杀了?”
“没,没有,他现在还在府里。”这么一说,颜晗登时想通了来龙去脉。大抵是在他还没写到的地方,赵璟的暗卫来救他,宋微寒为防赵璟东山再起,索性把他抓回府里了。
既然自己来到这里给赵璟改命,那么赵璟必定现在还活着。只是颜晗没想到,他的起点,是《折君记》的终点。
颜晗也终于明白晏书说的那句“过去无法挽回,但未来可以改变”。
晏书可是实实在在坑了自己一把,千算万算没想到自己会是宋微寒,“自己”把赵璟害的那么惨,又该如何重新取得赵璟的信任。
再者,现今赵琼已然登位,天下已定,自己又该怎么替赵璟夺回这天下,难道真的要靠谋反吗?
“羲和,羲和!你在想什么?”慈安太后有些不耐,虽说这天下是靠宋微寒得来的,但他未免也太不把自己这个太后放在眼里了。
“臣失态了,望太后莫怪。”既然已经屡清楚,颜晗应付起来就轻松多了,连忙做出一副气虚体弱,但还强忍着行礼之态。
太后看了,果然以为是颜晗身体还没恢复,脸色也缓了下来:“这两月你为了皇上登基之事出了不少力,是该好好休息了,待会哀家让张广义送点补品去你府里,你就等身体恢复了再上朝吧。”
“谢太后。”颜晗又是作了一揖,心下却忍不住猜测太后叫自己来的真正目的,绝非只是简简单单的慰问。
太后从桌案上抽出一张宣纸递给颜晗:“这是礼部拟上来的封号,你看看如何,要是觉得可以,那就这个了。”
颜晗接过宣纸,纸上只有一个端正工整的大字,为:安。
原本赐封号,礼部定好差不多就直接拟旨了,最多传给皇上看一下,觉得满意也就成了,哪有给他这个郡王看的道理?
不愧是立下从龙之功第一人的宋微寒,皇帝尚且年幼,太后的本家就是自己,而自己又收缴了靖王府的势力,太后也不得不倚仗自己啊。
现在的宋微寒,也就是颜晗,当真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若是他现在想直接越过那一人,或许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颜晗不会这么做,也不会替赵璟去这么做。正如赵璟所言,他根本不需要反,这天下就是他的!
颜晗凝了凝神,仔细的看着这个“安”字,安的意思是安定,使安定,与赵璟的“靖”字异曲同工,太后这是想让自己重临赵璟当初的辉煌,亦或是现今的落魄?
颜晗猜不出来,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安”字,他不能接,也接不起。
“太后,臣觉得此字不妥。”
“不知乐浪郡王,有何高见?”慈安太后眯了眯眼,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按照先例,非有巨大贡献担不得一字王。”果然,太后并非真心。
“你从龙有功,自然担得。”慈安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嘴上还是劝说着颜晗。
“臣是异姓王,担不得这一字王。”与其这么推脱下去,颜晗选择主动出击:“臣是乐浪郡王,不如择‘乐浪’中的‘乐’字,与‘安’字相合,得‘乐安’二字?既承了太后的恩情,也不折了臣的福祉。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乐安.....”慈安太后低声念叨了几句,忽而笑道:“这二字倒是不错,你素来是个有想法的,若你实在喜欢,那就定下这‘乐安’吧!”
别看太后笑得慈和,可颜晗还是清清楚楚看到了太后眼中的“算你识相”,果然女人最擅长口是心非了。
不过颜晗也不在乎,安王,亦或是乐安王,于颜晗而言并没有分别,毕竟他最后都会是摄政王,堂堂正正的正一品。若是在名号上讨太后欢心,也省的她心里不痛快找自己麻烦。
再者,就是因为赵璟了。先前说过,赵璟的封号“靖”字与“安”字异曲同工,皆是使安定的意思,自己并不想与赵璟同比高。
赵璟会是在他登位之前大乾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一字王,任何人都抢不得,这是赵璟的荣耀。
“谢太后赐号,臣愿以身相侍,同太后共看天下和乐,国泰民安。”到最后,颜晗也不忘拍了个马屁。
果然是个擅长编故事的,颜晗巧舌如簧,哄得太后一乐一乐的,很快就放颜晗回府去了。
看着面前层层高墙围住的皇宫,颜晗拢了拢身上的鹤氅,长叹一声,而后迅速钻进早已等待多时的马车。
“回府吧。”
现在,该去会会赵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