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西出阳关无故人(2/2)

焚香重出江湖无疑让这位幻想长生不老之道的郭之远心醉神迷,他派出一行二十人暗哨,再次从昌都前往蜀南郡,动作要快,动静要小,要在人不知鬼不觉中拿回丹炉,为避免节外生枝,若是林晚雨想了什么法子从那暗潭中逃出,天下之大,找起来,那就困难了。

因此,命人叫来画师,按照暗哨描述的模样,以寻人之由,实则追捕,夜以继日,画像千余张,分发至九州十八郡。

画像上简书道:“昌都今发榜寻人,林昀,字晚雨,蜀南郡人,因其天资聪慧,文韬武略,但因其不喜拘束,恐四处游走,吾寻之心切,凡知其行踪报郡县府衙,赏黄金白银百两,以示王恩。”

很快,九州十八郡,四处便张贴上了寻人榜。

彭泽距离昌不过三五日路程,很快,消息不胫而走。

江思文初到寻壑涧时,只有一间破败的茅草屋,当初她去救了整个彭泽,彭泽乡民为了感激她,时常送去点儿什么,今儿是柴米油盐,明儿是布匹首饰。更有甚者,她救助的一个当地财力雄厚商贾,在江思文去彭泽的时候,硬要求她带路,雇了人到寻壑涧给她盖房子。

于是蓝月湾中,盖起了一间丹药房,江思文给取名叫出岫芦,岸边同样盖了两间雅致的木屋。

这天江思文照例去看望当初她只身一人前往彭泽救疫之时救助的独居老人。家里人都因为时疫去世,就剩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江思文虽然隐匿在寻壑涧,但寻壑涧的水不可饮用,土地也无法种植粮食蔬菜,江思文只能定期出来彭泽采买。

江思文给那老人送去了一些药材,去采买大米、地瓜、萝卜这些生活之物,小集市上闹闹哄哄都在讨论寻人榜的事情。

彭泽镇的口音,十年过去了,听起来也实在是吃力。只言片语中江思文似乎听到蜀南之类的,但并不真切,于是自己走到了县衙门口,只见那寻人榜上的画像,怎么看都像是李乐夫给她传送的那封书信里面苏崇光的模样。

江思文摸出书信,那画像虽眉眼间没李乐夫画的精致,但乍一看几乎无异。

前几日收到李乐夫的来信,道苏崇光唤醒了焚香,那个本以为只是神话传说的炼丹神炉,却没有想到是真的存在的。按照说法,郭之远当是全力搜捕焚香的下落,那苏崇光的处境着实堪忧,她必须想方设法,保全苏崇光。

江思文与李老先生在悯星山学医期间,日常上山采药期间,曾无意中到过神农族生活过的洞穴。

不为人知隐匿在崇山峻岭中的洞穴,墙壁上画着些图腾,或草药、或炼丹的场景、或丹炉的模样。里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活器具应有尽。石床、石锅、石碗,几乎一切都是石头做的,却是人生活过的痕迹。

江思文在洞中堆砌着烧过的木炭和未燃尽的木柴中找到两块像青铜材质的金属,便拿了回去。在山下找人打造成了两个盒子,一只小的给了苏崇光,里面装着两颗松脂珀,树脂珀又叫柏松泪,相传是天气干燥多日不雨之时,柏松根部分泌出的红色泪珠,一滴有滋润方圆十里土地之功效,但因要求极端的干旱的久晴不雨的气候条件,蜀南一带基本很难遇得到。

那一年连续六个月滴雨未降,竟成就了江思文采药途中发现两颗树脂珀,于是都捡了回来。抓周之日的苏崇光见到那个殷红透亮的珠子,直接就扑过去了。江思文也不知道他抓起松脂珀是何寓意,如今想起来,一切当真是早已注定。

若要保全苏崇光,就得让人相信焚香炉在寻壑涧中,她计划造一个跟焚香外观看着一模一样的丹炉,毕竟谁也没见过真正的焚香。

于是从彭泽买回来掸笔、刮刀、提钩等一系列工具,甚至很多工具都不得其法,细细研究了许久,才搞明白每一个器物的使用方法,她赶回寻壑涧,将那小金属溶解,她并不擅长锻造,但也不能假手于人。

熔炉里高温将其融化,想用土胚做好形状,回想着洞穴中丹炉的模样,并不知道大小,但是她手里这块,也不足以做出太大的炉子。她将土胚揉成焚香的形状,高温锻造冷却后,置于熔炉中,取出,冷却,如此反复几次,丹炉的外观初步形成,打造盖子的时候,费了一些力气,上面的纹饰她根本记不清,或许当时就没有看清,总之她花了将近半月,才完成了炉盖,上面似乎缀着一颗什么,江思文费劲才找一颗能耐高温的珠子。

焚香造好,接下来就是放出消息,焚香炉出现在寻壑涧,传言焚香炉炼出的丹药,能让人青春永驻,不老不死,寻壑涧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

江思文真正的目的,是让郭之远得到这个假焚香,因为只有他是全天下最没有人敢主动得罪之人,他拥有此炉,便没有人敢明着去抢夺。

那么,“林晚雨”就是安全的。

富甲商贾、达官显贵为了争夺这焚香炉几乎将寻壑涧入口的野草踏平了。

赶去蜀南郡的那一帮人,寻到了暗潭,却并未发现林晚雨的和焚香的踪迹,于是传回消息。

正巧寻壑涧惊现寻壑涧的消息也一并传入了郭之远的耳朵,那二十余名暗哨,当下向东,经过彭泽,赶去了寻壑涧。

江思文甚至在寻壑涧的必经之路上做了显眼的标记,留下足迹,让追捕的人能够顺利进入寻壑涧。果然,那帮人在江思文的指引下,进入寻壑涧,江思文将焚香藏在出岫芦里,自己藏在山中,远远观察。

在出岫芦里翻找一阵,江思文将其藏得严实,他们几乎把出岫芦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来一直小炉子,上面写着“焚香”二字。

不多想,便带着假焚香,出寻壑涧,回昌都领赏。

郭之远得到了焚香大喜,如获至宝,问道那群暗哨林晚雨何在,均答不出。赏赐没了,又被指派全力搜捕林晚雨的下落。传说炼丹需要神农族人的血,况且这丹炉的使用不得其法恐适得其反,若是那林晚雨还活着,再好不过。

蜀南郡接到寻人榜之时,已过去二十几日,越来越接近春闱的日子,李乐夫看他们都紧张兮兮,于是在正月十五这天,带着众弟子来了蜀南郡赏花灯,猜谜语,对对子,寓教于乐。

本被春闱所累,但是说起要去蜀南郡凑热闹,这一群少年还是热热闹闹得跟在李乐夫屁股后头下了山。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人群,一行人被人群冲散,三三两两一拨儿,苏崇光怕林晚雨到处乱走再闹出什么事情,一下山便脚跟脚抓着林晚雨,王昱平虽然总着林晚雨的道儿,但是对总出其不意的他心里更多的是敬佩,紧紧跟着他俩的步伐,亦步亦趋。

三个人被人群挤到了城中张贴布告的地方,这里不是灯会的主要地区,却聚集着比灯会和灯桥那边更多人。

这些人都向着一个方向,你挤我,我挤你,争先恐后往前凑。

“哎,林晚雨,你说,这里面有什么稀奇玩意儿?”王昱平从苏崇光手里抢过来林晚雨,抓着来不及拒绝的林某人往前挤去。

像物件一样被人卷来卷去的林晚雨实在不怎么好受,几次想抽身离开,都被更多涌上来的人群淹没。

等到终于没人挤他的时候,已经到了布告栏跟前了,脸都快被挤得贴在刷着红漆却掩盖不了破旧的布告栏上。

直起身子的林晚雨这才正眼看清了木墙上的寻人榜,上面榜赫然写着林晚雨的大名,但是画像,怎么看怎么像苏崇光,王昱平大喊一声:“哎呀,这画像明明是苏崇光苏师兄嘛?林晚雨你说是不是?”

“没有想到林晚雨你的名声都传到皇帝耳朵里面去了啊!真是可以啊!”王昱平天真地说道。

“上面写着告知行踪,赏赐黄金白银百两。快,联系县衙,我们领钱去。”几句话声音不大,好在周围吵吵嚷嚷,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他们。

王昱平也注意到林晚雨的脸色越来越差,接近土色,倏地收回落在他手腕处的爪子。林晚雨从人群中退了出去。

可苏崇光却没了踪影。他顶着那一张脸,在这人潮中,不过一时片刻,肯定会被发现的。这简直像瓮中捉鳖,轻而易举。

他焦急地四处张望,即便是苏崇光的身行极其好辨认,但在人群中搜寻还是费了一番时间,林晚雨扫过几眼,没见着苏崇光,不敢走远,沿着城中小河往前走了几步,那遗世而独立,在桥上背着手的人,正是苏崇光,而他此时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

林晚雨走到桥上,原来从桥上看下去,能清楚看到布告栏的位置。

“苏师兄。”林晚雨唤了一声。

苏崇光应声答道:“嗯”

“郭之远出手了。不过他好像误会了什么。”林晚雨道,“他张贴的那个画像,就连王昱平都能看出来画像是你,可写的却是我的名字。可是昌都的人却并不知道真正的林晚雨长成什么样子,他们只会根据画像来搜捕你。你现在大摇大摆招摇过市很危险,我认为是传消息回去的那人误导了郭之远,他认为拿着焚香的必定是林晚雨,却没想到歪打正着被你给拿到了。”

苏崇光也万万没想到,会出现这种乌龙,林晚雨继续道:“所以苏师兄,眼下我去禀告父亲,让他放心。但你得走了,你放心,我自有办法还你自由。”他说着还用自己的手帕蒙住了苏崇光的眼睛,将他扮成盲人模样,并且叮嘱王昱平不要声张认识林晚雨的事情,至于那百两黄金,他日双手奉上。

王昱平见他如此郑重,答应他会守口如瓶,还表示自己不需要布告写的那么多,只要一包糖炒栗子便可。

应付完这边,他搀着苏崇光离开了人群中心。走了一会儿,苏崇光,才扯下了那根帕子揣进了衣兜里。

“苏澈,此行,你一路当西,且当作游山玩水罢。西边离昌甚远,郭之远的人没有那么快赶到。另外,西边连连征战,各种时疫不断,你需要好生照顾自己,倘若你有机会,一定要出手相助,只是不能用你我二人的名字。”

“林昀,此去,你我可还有相聚之时?”苏崇光做好了准备,他一向不怕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又如何,若是能成全林晚雨去实现他的计划,流浪几年,还能沿途行医救世,也是人生一大不朽的经历。

“你信我。不过,师兄,我还需要叮嘱你,近来我一直在你身旁,焚香没有异动,你此去,单独与焚香相处,千万要小心。”

“好。”苏崇光应允道。

“林昀,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你多加小心。”苏崇光心里其实思绪万千,到口中,却只有这样一句浅浅地叮咛。

林晚雨伸手,握住他的手腕,道:“不,苏澈,桃花潭水与明月,秋风起时落更知,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