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们刚来。”唐僧应着。
李明关心地问:“患者得的是啥病?”
八戒接过话:“我得的是羊羔疯。”
李明叹口气:“这病可不好治。我邻居的孩子患的也是这病,去了多家大医院花了好几万都没治好。你这病犯的勤不勤?”
“我是才犯。三天犯了两次,也不知算勤不勤?”八戒满不在乎地说。
李明望着八戒道:“这就有点严重了,你得抓紧治疗。”
唐僧接着问:“你这住院的是谁?”
“我外甥子。”李明望着唐僧说。
沙僧关心地问:“啥病?”
“脑梗塞。”李明回答
八戒又问:“来几天了?”
李明掐指算了算:“今天是第六天。”
沙僧再问:“治疗的效果咋样?”
李明微笑着:“还好。刚来时,一条腿都不会动了。我们把他抬来的,经过治疗现在下地能走了。”
唐僧称赞道:“万幸,真是万幸。”
沙僧又问:“你们准备再住几天?”
“医生交代说明天就可以出院了。”李明不紧不慢地回答。
这时十九床上的病号中年人王山感叹着:“人吃喝好坏,穿戴好赖这都不算啥,只要身体好不害病,那就是最大的福气。”
李明十分赞成:“哎!这话说的很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是福。害病不仅自身痛苦不堪,而且还给家庭带来了麻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接着王山感喟地说:“是啊!现在,人是病的起却看不起呀!”
十七床的张海深有同感地说:“是啊!过去人们害个感冒,掏四、五毛钱买几片安乃近回家喝喝,再躺在床上蒙着被子发发汗睡一觉就好了,可现在害一次感冒,要治好就得花一二百元。据说京城的治好一个感冒最少也得花五百元。”
李明愤愤不平地说:“医院经过市场化的变革,如今医生的观念大变,他们再也不是过去‘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简直就是唯利是图的奸商。明明有同等功效的便宜药,他们却放着不用,故意给你使用昂贵甚至进口的药物,来赚取最大的利润。因此,人们治病就成了小病花大钱,大病让你倾家荡产的可怕局面。”
接着张海举例说:“前一段时间,俺邻居八个月大的婴儿患了感冒。大人抱着去找村医治疗,村医给小孩开了五天药,回家连喝了三天,仍不见轻。小孩他爸又去找村医:‘孩子高烧还不退!’村医说:‘我给他开点中药吧。’说着又给小孩开了三天七十多元的中药。回家后,小孩他奶奶马上在电磁炉上熬了起来。熬成晾好后,妻子用小勺把药喂到了小孩嘴里,他却把药滤了出来,然后小嘴紧闭小腿胡乱蹬着嗷嗷地哭着就是不喝。小孩的奶奶见状说:‘八个月大的婴儿咋能喝中药呢?’说完,就催促夫妻俩赶紧把小孩带到州城医院治疗。夫妻俩连夜抱着孩子走后,奶奶就拿起中药把它扔到了自家的茅池里,一边说:‘这医生真坑人。’夫妻俩坐车进了城,到国营医院一检查,小孩竟烧成肺炎。你们看看这村医为了挣那点医疗费竟然让八个月大的婴儿喝中药,还把他耽搁成了肺炎。”
李明深有感慨地说:“所以,身体健康才是人最好的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