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不好意思地说:“人都是便宜虫,谁都想多赚点。公司的利息比银行高六七倍,又很讲信誉,我们当然存公司了。”
唐僧不相信地问:“公司真的很讲信誉嘛?”
方丈证实着说:“是的。以前我们把钱存进去,到月头上他就按时给我们付利息。我们需要钱时,就去取,人家就给。过去我们存了不知多少次,也不知去取了多少回,存取自由很方便嘛。”
唐僧听后追问道:“现在咋样?”
方丈面带难色吱唔着:“现在----”
唐僧进一步逼问:“现在咋样,说嘛?”方丈仍然吱唔着。
唐僧接过话直截了当地说:“现在取不出来了吧!以前存取自由,恐怕是挖的陷井诱你们上钩的。”
方丈想了一会说:“圣僧,你说的不太对,这公司靠的是集资来的钱做生意赚钱的,他的宗旨可不是坑人的,出现了现在这种情况只是经营出了问题。当初受高利迷惑,谁也不会考虑那么长远,居然有这么大的风险。”
唐僧强调说:“虽然利息低点,把钱存到银行就是比这公司保险。”
唐僧这么一说,方丈这才后悔地说:“你说的很对,都怪我们当时太贪心了也没有想那么多把钱存到了公司,可现在是后悔也不来不及了。”接着方丈叹道:“寺里可是存了六百多万哪!这下我们是没吃上麸子却挨了一磨杆,而且是重重的一磨杆呀。”
唐僧又关切地问:“把钱存到公司的人多不多?”
有多少人在公司存钱方丈也不清楚,他含糊地说:“具体多少人说不清,人们一听说公司利息那么高便一窝蜂似的去存钱,反正人不少吧!”
唐僧细心地问:“这样的公司有多少家?”
方丈不确定地说:“听说州城里大的公司有七八家吧。小的就说不清了。”
由此唐僧断定道:“上当受骗的人一定不会少吧?”
方丈点点头肯定地说:“一定不会少。当时一听说把钱存到公司利息比银行高好多,人们奔走相告,便纷纷前去存钱了。”
悟空询问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公司呢?不是有银行吗?”
方丈听后分析说:“银行贷款比较困难,需要人担保,还要找熟人,还要给领导及经办人送礼,再说有的项目银行根本就不放款。比如盖楼房以前银行支持,现在就不放款了,人们买楼房也是如此。还有用款时间较短的,划不着去银行贷。所以,在经济活跃的今天,有人看准了这个商机,这些集资公司就应运而生了。”
八戒不解地问:“公司集这么多的钱是干什么的?”
方丈瞥了一眼八戒:“和银行一样,把钱放出去赚利息的。”
悟空好奇地问:“公司放钱的利息是多少呢?”
方丈耐心地说:“三分到五分吧。”
八戒惊奇地问:“这么高的利息也有人要?”
方丈比较了一下说:“人们给银行当权的和办事人送送礼再把款贷出来划算一下也是那股劲,同时公司简单没有银行程序那么繁琐。”
沙僧赞同道:“这么说,这些公司也是方便群众吗?”
方丈认同说:“也可以这么说吧。”
悟空却反对道:“那你们现在去要钱咋要不回来呢?”
方丈抱怨道:“这是公司经营不善造成的。”
大家沉默了,过了一会,唐僧犯困地说:“方丈,赶了一天路,我们疲乏得很,还是趁早去休息吧。”
方丈同意了:“好吧。你们等着,我去叫管家来安排。”说罢,他起身走了。
不大一会,管家来了说:“圣僧们,走,休息去。”
唐僧站起身,打断了他的话:“管家,别忙。我来请教你一个问题。”
管家把脸一抬问:“什么问题?”
悟空就问:“你咋没要回来钱呢?”
管家无法地告诉说:“公司的资金链断了。”
唐僧又问:“公司的资金链咋会断呢?”
管家只好道出了实情:“公司把三千万元贷给了一个房地产商,地产商建了一栋三十五层的住宅楼,预计着楼房一出手,钱就透出来了。没想到楼房盖成了,却没有人购买这高层楼房。钱就压在了那里,房地产老板见势不妙,就跑路了。集资公司每月都要给业主们付一大笔利息,还有老板又往其他生意上投资了一部分。所以,公司就没钱了”
唐僧又问:“我在来的路上听人们说,投资公司、担保公司也要不出来钱了。你知道吗?”
管家快言快语说:“投资公司我知道。担保公司我就不知道了。”
悟空催问道:“那是啥原因呢?”
管家不紧不慢地叙说了起来:“投资公司先是用钱买了六辆高级轿车,又用钱到好几个省市分别买了一些矿山,雇用探矿队进行勘探,然后把探矿的资料及矿山分段卖掉。没想到这些也没人买。钱就透不出来了。”
悟空吃惊地说:“啊!原来是这样。这些公司也太盲目了。”
唐僧打断他们的话:“好了,管家,带我们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