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2 20 21(2/2)

陆奋强也直接就急了:“钱梅,你,我要和你离婚。”

孙爱花是知道公婆每个月都要给老家寄东西的,甚至有的时候一个月寄两三次。

这事儿丈夫也和她说清楚了,她觉得公婆这么做虽然损失了钱财,但是也还了恩情。

要是不出这个钱,老家人有那么多。

光是和丈夫同个辈分的堂哥堂弟,就有十六七个,还有嫁出去的堂姐堂妹,可以说婆母,丈夫和大伯子小叔子这四个人从四二年到四九年吃的粮都是从这些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口中抠出来的

现在这些堂哥堂弟都有了自

己的儿子孙子,要是为了儿孙求过来,说想让帮找个活儿,你都不好拒绝。

毕竟情分在那摆着呢。

婆婆公公把钱寄回去,也是为了给他们小辈避免这些麻烦。

救命之恩当父母的还了,那个时候丈夫他们几个都小,公婆把恩情担了,那他们做儿女的就可以把老家的人当成是普通的亲戚来处。

就是知道公婆往回寄东西,逢年过节的陆扬新也还会让孙爱花把他们的那一份寄回去。

据她所知,小姑子陆萍也同样每年会寄东西回去。

哪怕寄上二斤糖,一家分也就只能分几颗,可这总归是个心意。

人不能太有良心,但同样的,也不能没良心啊。

钱梅是舍不得那么多钱,更不想和老家的穷亲戚有什么来往。

照她说,要是那些穷亲戚上门了,她直接就赶他们出去了。

恩情,老家的人养活了婆婆丈夫四口人,可公公也送个四个人去当兵啊。

这就已经还清了。

钱梅不忿的道:“离婚?我给你生儿育女,凭什么离婚?再说了,陆奋强你是长子,爹娘的东西本来就该是你的。我只是提前拿到手,又有什么不可以?这钱留着给你儿子做什么不好,非要便宜了老家的穷亲戚?”

陆奋强不可置信的看着钱梅:“你难道不知道,要是没有老家的人,我早就饿死了?我爹走的时候我三岁,二弟两岁,妹妹刚出生,娘得照顾我们三个,不能出去做工。家里没粮,我们靠着亲人接济过日子,这一接济可就是接济了小十年啊!”

钱梅说:“可爹不是已经送了四个堂伯的孙子去当兵?”

“我爹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当兵的名额,进了部队就再没有多关照过。这些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几年外头不好过,部队同样也不安生。他们都没有背景,一步一步都是靠着自己,咱们家没有提供一点儿帮助。他们知道爹这几年也不容易,从没说过家里的五爷爷是个师长。这些你难道不清楚?”

“那又怎样,他们本该是地里刨食的农民,现在当了兵,这还不够?还想让咱家把他们供起来啊?”

陆扬新忍不住插话:“大嫂,你这话可就错了。老家四房选出来侄子们像建国,敬国,念党,志国要是直接报名参军,也都够资格进部队。他们这几个小伙子在同辈里体格是最好的,尤其建国,还是高中生。只是六六年乱起来后,就是当兵有的也会走后门,把他们这些好苗子给挤走。没有法子,这才借了爹的光,让他们顺利入伍。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资格当兵,我爹用了特权把他们送进去。而是他们本来就够资格。”

钱梅却不屑的说:“那又怎样,不还是用了爹的人情,既然用了人情,那就把咱们家欠他们的抵过了。再说了,他们一家子村里的农民,也该感恩能有咱们家这样的好亲戚。”

刘娟发火:“你真是狗眼看人低,你说说,我们老陆家的人进了部队,没有人帮衬,建国也靠着自己当了副营长,敬国和建军都是连长,最差的也是排长。大头兵那么多,他们能往上走一步也都是凭着自己的能耐。”

“还有,以前我是不好说,怕给老家人添麻烦。现在不一样了,我也没什么不敢说的,就说我三哥,他要是生在好年代,做买卖那说不准能成县里最富的。还有大哥,那个时候他一看解放了划成分,就想着法子给老家人划成了贫农,就连三哥也成了中农。还有家里的孩子,一大家子三十多个娃,四个哥哥愣是勒紧裤腰带,把娃们都养大了。你爹是出来拼出来一个前程,但不代表留在老家的人就是没出息的,没骨气的!”

陆新国懒得和这个儿媳多说什么,他只说:“娟

子,你算一下这十几年应该邮寄出去多少钱,多少票。把票也全折算成钱。等三山把账本寄过来,咱就看看咱们的好儿媳这些年究竟吸了多少血。”

陆奋强赶紧说:“爹,这钱我一定让钱梅拿出来还给您和娘。”

陆新国摆摆手:“算了,到时候把帐算清楚,就把你的工资放我这里,每个月我去领。等什么时候用你的工资把欠的还清了,什么时候这工资再回你手里。钱梅的你的妻子,她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大洋啊,你要是真的和钱梅过了小二十年,还不知道她是个什么人,那我要说你真是糊涂。要是你知道钱梅的做法,却和她一起瞒着我们老两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是我没教好你。”

钱梅刚想说不行,陆奋强的工资那就是她的钱,当公公的凭什么要。

陆奋强一下就跪下了:“爹,这事情我是真不知道。我知道钱梅爱贪小便宜,可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少,足够日子过的红火了。我是真没想到她会这么做啊,爹。”

陆新国知道自己大儿子的性格,他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的。

只是他信任钱梅这个做妻子的,但钱梅却辜负了他。

就连他们老两口,不也没想到钱梅竟然会阳奉阴违。

这十来年日子不算安稳,他和老家人写信也只是问问家里哥哥嫂子们身体好不好,余下的也没什么要问的了。

家里小辈都种地赚公分,三山有时回信,会说说谁家儿子娶媳妇了,闺女嫁了,谁家生了个娃。

再寄上一些老家的干菜。

说来说去就这么些个事儿,家里没什么大事,他这边也没什么大事。

没想到就这么被钱梅钻了空子。

陆新国叹了口气,摆摆手:“唉,你是个糊涂虫,我跟你娘也是个糊涂虫,竟然就这么让自己的儿媳妇糊弄了十几年。唉,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说完他又和陆扬新说:“二洋,你去给你三哥拍个电报,问一下建军是什么时候来帝都,问好之后就记得到时候去火车站接到这儿来。全市第一,全省第二,这小子可真是争气啊。”

陆萍赶紧说:“可不是,这京大可不是好考的,何况还耽误了这么些年。爹,这是文曲星落到咱老陆家了。”

孙爱花也说:“是啊,爹娘,这京大的学生,前途那是不可限量啊。这毕业了肯定也是留在帝都,以后往来也方便了。”

陆萍的丈夫赵文正上班呢,被妻子着急忙慌的叫到岳父岳母家,他还以为是岳父岳母生病了呢。

没想到最后竟然查出来一个家贼。

岳父让他也跟着萍萍过来,当时岳父只以为大嫂是昧下了岳母要寄回老家的书,并不打算把这件事替大嫂请掩盖下去。

后来事情闹大了,赵文也不知道岳父现在究竟是个什么心思,是把这事传出去,然后让大哥大嫂离婚,还是为了大哥家的两个孩子,就这么算了。

毕竟当儿媳的昧下了公婆寄回老家的钱,这可是一件大事。

但大嫂娘家也不是普通人家,大嫂的爹是师长,哥哥是团长,弟弟是副团长。

大哥和大嫂要是真的离婚,现在岳父已经退下来了,大哥以后可就少了很多助力。

还有两个孩子,能接受爹妈离婚不?

现在看来,岳父估计是把这件事的主动权交到了大舅子的手里,看大舅子要怎么解决。

大舅子估计也难办,这事是真不好处理。

说来说去,还是怨岳父岳母和大舅子识人不清,竟然没想过大嫂会有那么大的胆子。

平时知道大嫂

爱贪小便宜,萍萍总说大嫂抠门,手里握着她和大哥两个人的工资,一个月两百多,把日子过的连一个月挣二十的都不如。

两个侄子侄女时常问她这个姑姑讨零花钱,说他们娘不给。

他这个做女婿的也不好掺合进去,就说:“那等建军侄子来了,我让他好好的辅导辅导红日。唉,红日今年也该高考了,可他只顾着贪玩,一点也没把心思放在念书啊。我就希望他能和建军侄子多学学,让我们老赵家也能出一个大学生。”

正月十三,陆三山收到了他五叔的电报,问陆建军的火车是哪趟,到时候好去接。

陆三山也就回了一封电报,还从村里买了不少熏肉,让陆建军给他五叔带过去。

虽然十多年没见五叔一家了,不过隔个三五个月五叔五婶就会寄过来东西。

五叔家的二洋和萍萍每年八月十五和过年也会给老家寄东西。

虽然东西一分就没啥了,但图的就是这么个心意。

五叔能帮着家里几个娃当兵,像二叔三叔四叔家到现在也没分家,家里有个当兵的孙子辈,那全家都能算是军人家属,这十来年再乱也没人敢故意惹上来。

这就是护身符。

他们老陆家一共有六个当兵的男丁,这在全公社也是头一份儿的。

当兵不仅津贴高,最主要的是光荣!

全家人都记着五叔家的恩呢。

每回五叔家寄过来东西,每家分一点,然后也会回一些自己家的腌菜什么的,再给五叔家邮回去。

虽然人家寄来的都是值钱的东西,咱寄回去的都不值什么钱,可这也是一份子心意。

有来有往,这亲戚才能处的长久。

不过他还是把这事和陆建军说了一下:“建军,五叔五婶都是好相处的,你二洋堂叔和萍萍姑姑人也好,小时候咱们这些穷亲戚照顾过人家,人家就记着这份情,从成家后就每年都有节礼寄来。只是你大洋堂叔,他小时候和我处的最好。但怎么说呢,人总是会变的,我也不知道是他看不起咱们这些亲戚,还是他家媳妇看不起咱们,反正十来年没打过交道了。要是人家不想和咱们交,你也别上赶着去攀亲戚。”

陆建军说:“行,要是大堂叔一家不待见我,见了当我是去打秋风的,那我也就当没这个亲戚就是了。本来从血缘上咱们两家其实也远了。我爷我二爷爷是一个爹,我三爷爷四爷爷是一个爹,五爷爷又是一个爹。要不是爷爷他们那辈堂兄弟处的和亲兄弟似的,按着这血缘关系,这么远的亲戚早不来往了。”

陆三山提醒他:“你五爷爷是长辈,人家和咱们来往,咱们做小辈的就不能主动断了。但咱们毕竟只是村里种地的,你五爷爷可是师长,两个堂叔也是团长。你去了帝都,去拜见一下几位长辈,但不要过多的麻烦人家。也别住人家家里,爹给你些钱,你还是去宾馆的好。”

陆建军不收他的钱:“行,还有,爹,我手里有钱,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念大学国家每个月也给补贴呢,这钱足够我花了。你的钱你自己好好收着,想吃什么就花点钱,让卫民堂哥给你弄。他现在有门路,就是每天吃肉他都能给你弄来。咱家现在我们几个大的都能自己挣钱,至于建设,他念初中高中大学的学费生活费我们几个当哥哥的出。你和娘也不用说什么省吃俭用的要供建设读大学。他有四个哥哥呢,你和娘就该吃吃,该喝喝,别省。”

陆三山知道他五个儿子都孝顺,尤其三儿子不仅孝顺,还贴心。

他这个年纪了,唯一操心的就是向红和建设。

向红还好,这一两年总能嫁出去。

建设不一样,他才

十来岁,等成家还得十几年。

陆三山有时候就替这个老儿子发愁,生怕他和翠花出个什么事儿,拖累了这小儿子。

他知道,要真是有事,建设的四个哥哥不会不管他。

老大老二家的那更是从嫁过来后就把他这个小叔子当自己儿子养的。

两个孙子和建设处的就和亲兄弟似的。

老三媳妇和建设的感情更是好。

建设也最喜欢这个三嫂,每回翠花嘴里嘀咕三儿媳的不是,都会被建设顶回去。

但做爹娘的总是不放心。

现在听了陆建军的保证,陆三山心里舒服很多:“唉,你有这个心就够了。至于学费,也花不了多少,我这个当老子的还能给他挣来。”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