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8.29.30(2/2)

这样一来,这小两口这几年又得分开。

陆三山愁的抽了几口旱烟,他虽然没念过书,但也知道大学和部队不一样,那是有男娃子也有女娃子。

三儿和三儿媳不在一起,他家三儿是顶精神的小伙子,三儿媳自从去了县里之后那更是十八变,标致俊俏的很。

他们两个结婚的时日短,还没有孩子。

万一三儿子昏了头遇上什么女同学,儿媳遇上什么男同学,唉,这可真是。

陆三山后悔去年没有强压着三儿结婚。

他一个做公公的,不好管儿媳,陆三山就每天压着陆建军给他做思想工作。

还偷摸的去找人算了算摆酒的日子。

陆建军则是和陆建民一起商量该报考什么学校。

这考完试,分数只能自己估算,也没有分数线什么的。

苏敏觉得,今年这高考不仅看实力,还看运气。

十年时间,自己是个什么水平,其他考生是个什么水平,这都是未知的。

陆建军倒是挺利索的直接写了京大和清大。

陆建民怕他哥考不上,劝着陆建军第二志愿怎么也该写个再低一点的学校,第三志愿就写他们的林城大学。

陆建军却说:“我答应苏敏了,一定要考全国最好的大学。要是这高考今年考了明年就不再招生,那我是要稳妥的报考学校。可既然咱们都知道明年还会再考,那我又何必凑合。”

陆建民向来没有陆建军有主见,他拿着自己的志愿书,犹犹豫豫不知道该怎么填写。

他本来想着为了确保自己一定能上,不如直接第一志愿填他们林城的师范,要是师范上不了,就去学会计。

现在听了陆建军的话,也觉得自己还年轻,就是再考一回也未必比这回差。

毕竟他现在只复习了三个多月,要是能再复习一年,成绩只会更好。

想明白后,陆建民直接第一志愿填了北京的师范大学,第二志愿填写了林城大学,第三志愿是林城的师范。

至于苏敏,她第一志愿京大,第二志愿清大,第三志愿没填。

陆建民都快被苏敏这操作吓傻了,他犹豫

着说:“三嫂,你,你考的应该比我好,但,但我觉得吧,你的分应该够不着京大清大。我哥,我哥说不准能有五成的把握。可嫂子你,你不然和我一样报师范,你看你现在就是老师,以后继续当老师多好啊。”

苏敏扑哧就笑了,她这回考试就是怕去考电影学院的时候人家要看之前高考的成绩。

苏敏上辈子可是看文化课分数的。

她是为了保险起见才去考的,但能填的志愿里又没有电影学院。

于是苏敏就当是圆梦,不管能不能上京大清大,但就问你哪个人在填志愿的时候没想过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直接填京大清大的!

反正苏敏是暗搓搓的做过这样的白日梦。

不过全大队像苏敏和陆建军敢这么填志愿的很少。

苏敏和陆建军的酒席定在了腊月初六,陆建军和苏敏直接给了他爹娘二百块钱让他们帮着准备饭菜。

年底杀猪,又有鱼,陆建军和苏敏这个婚宴是难得的丰盛。

村里的知青们全来了,还随礼不低的礼金。

苏敏还挺吃惊的,她本来只打算请朱红苏小云这几个处的好的。

没想到不仅朱红他们来了,就连沈月也来了。

沈月在前年秋天嫁给了李大强,去年夏天就生了一个女儿。

沈月说因为她夏天在地里干活太劳累了,所以孩子早产了。

但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

大队里有流言说沈月是怀了李大强的孩子,这才嫁给他的。

现在沈月的女儿都出生一年半了。

前些日子刘霞说沈月高考完发现自己怀孕三个月,就去医院流了孩子。

现在的沈月可能因为刚刚流产的缘故,气色很不好。

她整个人病怏怏的,李大强坐在她旁边,怀里抱着他们的孩子。

苏敏有些无语,身体不好就回家歇着啊,这大冬天的。

刘霞和苏敏说,正是因为陆建军当时的动静太大,知青们都觉得能让陆建军连工作都不要专心复习,恢复高考这事儿应该是真的。

而且苏敏还送了两套书给知青们。

因为苏敏和陆建军,他们不仅比其他人多复习了一个半月,还不用想着法子去弄书。

可以说这真是很大的恩情了。

现在苏敏和陆建军结婚,他们自然都要来一趟。

沈月之前和苏敏闹过矛盾,因为那事儿知青们也发现沈月是那种面甜心苦的人。

平时和和气气的,要是有了利益冲突,她一定会出手坑人。

现在她出现在苏敏的婚宴上,不过是见五大队六大队所有的知青都来了,她要是不来不好看罢了。

而且知青里卫国的爷爷平反了,许安安的父母也都没事了。

男知青里也有几位家里人都有好消息传来。

沈月和卫国是一个老家的,她也想借此和卫国缓和一下关系。

刘霞还说卫国原本是姓李,她爷爷是很有名的将军,出事之后,她妈为了儿女,和她爸爸离了婚,还给儿女们改了姓改了名。

难怪沈月坐的时候直接坐到了卫国旁边,让本来打算挨着卫国的杨树只能挪位置。

苏敏无语的点点头,真是无利不起早啊,不出意外的话,过些时候知青们就能返乡了。

她和沈月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交集了。

有鱼有肉,乡里乡亲们一边敞开了吃,一边说着祝福的话儿。

也不知道是因为饭菜好,还是觉得陆建军马上就是大学

生了,身份不一样,各种恭维的话儿,听的苏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办了宴,陆三山总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他三个儿子都成家了,现在就剩下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说起陆向红他也发愁,老四家的闺女小妞和陆向红年纪差不多,一起念的书,后来陆向红念完初中不念了。

那闺女遇上个好嫂子,刘霞供着她读了高中。

在高中里,人家遇上了好后生处了对象,听说还是县长的儿子。

这要是真能嫁到县长家,那可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

奈何男方爹娘不同意,本来小妞念了高中,可以去县里找个工作,但因为男方爹娘有势力,小妞高中毕业就先回了村。

那男的说非小妞不娶,他家四弟也盼着女儿能嫁给县长儿子,和县长家结亲,就没给闺女介绍对象。

甚至还不让闺女去地里干活,怕闺女干了农活变糙了。

不过小妞也二十多了,他四弟说着等小妞二十二那男的家还不松口那就要开始相看了。

小妞和向红一样大,知道小妞对象是县长家公子后翠花酸了好些日子。

等后来两人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拖延下来,翠花才算好受些。

然后,高考恢复,小妞念书好,就是考不上大学,也能上个大专。

而陆向红呢,初中都是瞎念的,恢复高考后翠花也想让陆向红去考一考,说不准瞎猫碰上死耗子就考上了。

结果建军出题,建设都答出来了,向红答不出来,陆三山这才知道陆向红连小学生都不如。

小妞自己争气,就是靠不了对象,以后也能靠自己过上好日子。

陆三山盘算着大毛二毛也大了,建国建党当了小十年的兵,应该能申请老婆孩子随军了。

建军建民念了大学,那以后肯定是要在大城市发展的。

建军说要去北京,建民想去林城。

建设脑子也好,他们老两口供着建设念了大学,倒时候有两个哥哥帮衬,建设应该也能留在市里。

可以说他们家一下就能从村里人成了市里人。

就是陆向红,陆三山发愁的不行。

要给她找个对象倒是不难,可眼看着她几个□□子越来越好,这向红真嫁个种地的,以后肯定埋怨他们。

但陆向红自己又不争气,你念书不行,那别的事情上脑子灵光点也好啊。

不说外人,就是她能和哥哥嫂嫂们处好,以后四个哥哥一个弟弟,每人搭一把手,这日子就能过的不错了。

可她呢,现在和老大老二老三家的都处的和仇人似的,尤其老大老二。

没了哥哥们帮衬,那就该靠自己。

还好的是陆向红这两年会做家务了,洗衣做饭都上手了。

陆三山决定等三儿子去念大学后,就张罗着给陆向红找对象吧。

五七年的姑娘,现在都二十二了。

临近过年,陆建军和苏敏窝在他们的小家里等录取通知书。

他的地址不是老家,而是他们他们这个小家。

令苏敏意外的是,□□后第一届高考竟然不会公布考试成绩,而是直接发录取通知书。

要是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就是落榜了。

苏敏本来还猜测她和陆建军能考多少分呢,现在看来是没有机会知道了。

先收到通知书的是陆建民,通知书直接寄到了五大队。

他被林城师范大学录取了。

陆建军一直觉

得陆建民的性格很适合当老师,有耐心又有善心。

陆建民自己也觉得当老师比当挥锤子的工人轻松体面。

从陆建民收到通知书后,不少媒婆都找上门了。

以前陆建民也挺吃香,但想嫁给他的大多是大队里的人家。

这回有好几个县里的姑娘。

苗翠花挑的眼花,她现在眼光高,她清楚着呢,陆建民考上了林城最好的师范,以后毕业了说不准就能在林城的初中高中教书。

最差也是分配到县里。

而且陆建民是大学生,到时候单位分房的时候肯定先紧着他。

有房,有铁饭碗,还不怕找不着对象!

除了陆建民,知青里杨树王国安夫妻,陈卫民,韩奋起,孙红卫,卫国,孙雯雯,许安安都陆续收到了通知书。

刘霞的小姑子陆云也考上了。

本来临近过年就热闹,现在邮递员隔三差五的送来好消息,就是陆三山这个当大队长的心里也高兴。

这些知青年龄从和他家建军差不多大到和比他闺女陆向红年纪还小。

他们本来是城里人,吃着供应粮,结果一下政策下来,让他们背井离乡的来他们这山沟沟里种地。

这十来年吃的苦,受的委屈可不少。

现在能考上大学,也是苦尽甘来了。

不过他又有些愁他家三儿和三儿媳,这两个的通知书怎么都没有下来?

苏敏同样也等的着急,她对陆建军有信心,但又觉得这十年,有很多大神,京大清大竞争肯定激烈。

终于到了腊月底,陆建军的通知书到了,京大法律系。

陆建军学法律是觉得现在的日子一天一个样。

他学了法律最起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而且学了法律要是想进政府部门也容易些。

陆三山知道儿子考上了京大,乐的直接把家里的亲戚全请来,准备了好几桌的饭菜。

甚至把苗翠花陆大嫂陆二嫂拿来过年的鱼肉都做了。

京大可是全国最好的大学!

而且陆建军不仅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他还是他们市里考的最好的,是全市第一名,全省第二名。

全市第一,全省第二,想想全市全省有多少人,陆三山就觉得自己儿子真的是文曲星下凡。

他一直就觉得他家三儿从小就坐得住,长大了肯定错不了。

原本他自己寻摸的当了工人,还把弟弟也带的有个工作,陆三山就对儿子满意的不得了。觉得他儿子真是有能耐,比他这个当爹的强。

现在看来他儿子的造化大着呢。

与陆建军通知书一起来的,还有他们公社里,县里,市里,省里的奖励!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陆三山恨不得立刻偷偷去后山给他爹上个香,告诉他爹他最疼的孙子建军现在有了大出息。

苗翠花和陆家两个嫂子也高兴的不得了。

苗翠花是想着儿子给他长面子,他们公社今年有那么多人参加高考,就他儿子考的好,不仅考去了北京,还是京大。

前些儿还有村里的人闲话说她儿子陆建军心气太高,填志愿的时间竟然只填了京大,清大。

当时苗翠花就气的不行,可同时也觉得自己三儿太要强,要她说,老三和老四一样考个林城的大学也挺好啊,离家近,以后他们照顾他们老两口也方便。

没想她儿子真是争气,一下就考了全市第一。

这下那些人就不敢再说酸话了

吧。

陆大嫂和陆二嫂也是盼着陆建军以后能教一教大毛二毛怎么念书,京大清大的她们不敢想,只希望自己儿子可以当一当大学生就行。

陆三山还特意给部队里的老大老二去了信,告诉他们家里出了两个大学生,其中陆建军是京大的大学生,还是市状元,省榜眼,这是给整个老陆家长脸的大事。

又给他五叔写了信。

陆建军的五叔是当兵的,两个儿子也是进了部队。

不过前几年闹腾的厉害,五叔一家虽然因为出身根正苗红,没有被严查,但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个什么万一,到了sirenbang倒台日子才好点,不用成天写检查,做报告。

陆三山的五叔年轻的时候入了党,那个时候局势混乱,为了不连累家人,一走就是十来年。

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陆三山他爹这个做大伯的照应。

陆三山和五叔家的堂弟堂妹一向关系很好。

前些天他们还从北京寄来不少年货,连带着拜了早年呢。

五叔家在北京,堂弟堂妹也都在北京成了家,以后建军去北京念大学,少不得要他们帮衬。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