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章(2/2)

果不然高祖刚带领的一行人刚走到距护城河十里处,久经沙场的老将林亢就发现有事情不对头了。

根据自己带兵打仗的几十年的经验,林亢敢肯定这附近一定有埋伏。一旁的高祖似乎也发现了苗头,转头示意了一下太尉林亢。

林亢皱了一下眉头,也就那时候,猛的一下,四面八方的冲出来许多利箭,直冲向高祖。

林亢猛地大声喊道“有埋伏,保护君主”,说罢拔出利箭,用身体贴着高祖,以来保住高祖。

随同后面的弓箭手也连忙扫射四方,同时,河对岸的宥王带领着的将兵冲了过来。

一时间,场面变得混乱不堪。那宥王是抱着必死的心来的,满脸杀气,有着一股不杀死高祖不罢休的气势。

宣朝的将领们伤亡惨重,还好后面有着源源不断的援兵跟来,稍微稳定了点战场形势,要不然情况可能会更加不妙。

这场恶战的转机,就在那宥王趁着高祖忙于他人厮杀,从高祖背后偷袭,一旁的太尉林亢发现后,连忙上前阻拦,不小心被后面的敌军偷袭砍了一刀在后背上,诺红的血液透染一片。林亢用着身体最后一丝力气还忙向前阻拦那宥王,向前一挡,又为高祖扛了一刀。高祖发现了,一个转身,直砍了那宥王的脖子,顿时血流四射。

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寡不敌众。高祖最终还是平反了这场恶战。但高祖后悔的是自己竟然小瞧了这宥王,这宥王知晓自己寡不敌众,纷纷的在弓箭上和刀刃上抹上毒药,被这些毒药挨上了可算是必死无疑。

这场恶战宣国也损失了不少将士们,尤其是太尉林亢,扛了敌军两刀后,当场死亡。

林亢的死亡对于整个大宣朝可算少了一位巧将,一位忠臣啊,高祖当场泪洒,愧疚不已。若不是自己轻心,怎能中了那宥王的计。

当天高祖带兵回宫后,就向天下人诏曰了两件事,一是,制定规定宣朝以后历代的君王均不可御驾亲征。二是,追封太尉林亢为忠臣,赐予林家宝剑两把,黄金万两,并且赐予林家“望”姓,改为皇亲贵族。

这林亢是忠臣无异议,封赏也无异议。但就是这赐姓一事,遭到了当时的皇太后等老臣的阻拦。

当时的高祖到底是年轻,这皇家的姓氏,岂能是说给别人就给别人的,这混了皇室的血统不说,这还坏了老祖宗的法。

但念及林亢是忠臣,舍身救驾,实为感人之举。赏赐肯定是必要的,但这赐姓确实不妥。思来想去后,以丞相魏举为代表的众臣联名上缴了千字文书,一是恳请高祖收回赐姓一说,二是也简明诉述了现在林家的情况。

文书其中有一段是这般写道,“林家世代从武,跟着高祖为宣朝打下了不少江山,功劳莫大,众目共睹。林亢是林家幺子,上面本有两个哥哥一位姐姐,但这林家的两位长子在当年抵御北方修令族侵扰时,双双战死沙场,甚为可惜。”

文书上又说,“这林家这唯一的大姐,由于当年战乱不堪,早已不知踪影,生死未卜。况且林亢还尚未有子嗣,家中只有一位刚入门没多久的夫人。”

严格的来说,这林亢一死,林家已经是绝后了。而当务之急,不是急于嘉赏,而是如何把林家脉络给延续下去,香火传承。

文书最后一段是这般说道“与其赏赐给林家空头名号,还不如续了这林家的香火,如此,殿下何不在自己众多皇子中选一个过继给林家,一来,皇子过继也是对林家来是莫大的光彩,二来,也不至于让殿下坏了祖宗的法。如此岂不甚好。”

在众多大臣和太后的劝说下,当时的这赐姓一事,也就拦下来了,换成了过继。但当时高祖并没有子嗣可以过继,又加上后面有子嗣时又于心不忍,所以这件事也就拖到到了宣荣帝这一时代。

当然荣帝过继望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来,当时望熹出生时,当时给望熹占星象的大祭司就说,望熹星象凡弱,命格多舛,面有戾煞之气,荣帝当时听到后就有点忧心。

二来,当时就有些以前和林家有些交情的老臣上报文书,纷纷恳求荣帝过继一皇子给林家。林家已经无主将近百年,空有个壳子在永州,这些年虽有皇家的扶持帮助,但实则上林家情况早就是朝不保夕,岌岌可危。

荣帝当时收到文书后犹豫许久,但这皇子过继的事情是早早就记录在宣朝史录上的,是当时高祖亲自诏写的。天子一言九鼎,又岂能是出尔反尔。

当时荣帝就心想,这如果真的出尔反尔了,被天下百姓知晓了,这不毁了皇家的颜面吗?不妥不妥,荣帝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把望熹给过继去。

之所以把望熹过继过去是由两个原因,一是望熹是皇宫里最小的皇子,二是前面也说了这望熹的命格并不好,戾气重,也许这皇家的生活也许并不适合他。所以终究上面的两个原因,荣帝还是选择了望熹。

平清初年,是公主望樾出生的那一年,那年望熹两岁。荣帝又喜得一女,兴奋不已。次晚,荣帝写下诏书,待望熹韶年,便过继于原太尉林家,以来尊高祖之昭告,延林家之命脉。天子之言,出言如山。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