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双双将洛举人在二贵村教的事情定了下来。
而陈家村的陈生,还在每天自信的相信穆双双会回来找他教。
等到穆双双再回头,陈生可以向穆双双要一大笔钱财。
因为这个念想,陈生在全村人面前夸下海口,三年要挣三十两银子,娶媳妇,考举人,还要带着全家人去县城生活。
村里人只当陈生傻了,在吹牛皮。
谁也不信,一个没举的破烂生,能够攒到大钱。
还能将家里人接到县城去住。
但是陈生仍旧做着白日梦,直到有人在村里开始说起二贵村老穆家三房的闺女,在二贵村开了个学堂,村子里的孩子都可以去念,学费也还不贵的时候。
陈生才意识到,穆双双选择了别人做教先生,放弃了自己。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穆双双将院的老师搞定之后,没了后顾之忧,她和陆元丰商量了一下。
建院,得在年前办好,等到年后开春,将院运作起来。
一旦院步入正轨,院剩下的活儿,可以交给穆大山和余四娘两个看着了。
在穆双双看来,院无非是几部分组成,院,老师,学生,再有是管饭的人员。
这些活儿,都不是必须穆双双和陆元丰做的,所以院开起来,于他们,并不是一件麻烦事儿。
相反,便利自己的同时,还能便利他人。
穆双双和陆元丰将开院的想法,和穆大山、余四娘说道了一番。
两口子竟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穆大山问:“双双,你和丰子真准备开院啦?还是在咱二贵村?”
在穆大山眼底,开院和开山、修路、铺桥一样,都是特别了不起的事儿。
人的事儿,在穆大山眼底,那都是大事儿,马虎不得。
“对!”穆双双点头。
“爹,次不是说小寒和元宝没有院念吗?镇咱们三房没有房子,两个娃儿身子骨还稚嫩,也不可能每天来回走一趟在镇和村子里的来回。
唯一解决的法子,是在附近几个村子办一所院,而且我们请的老师,是一个举人。”
“双双,你说啥?你请了个举人老爷教?”
穆大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大哥是举人,在十里村都有名。
有时候,遇外村的人,他说起自己是二贵村老穆家的,都会被人羡慕一把。
如今双双又要开院,又要请举人,这本事可大了。
“对,那人是薛正的二叔介绍的,是洛河村人,因为他爹死了,要守孝三年,三年他不得离开镇。
这一次,请他教,既不违背他守孝的原则,又能给自己攒去京城的钱,所以算是互惠互利吧。”穆双双道。
“那你想好在哪个地方建院了吗?”穆大山问。
说是院,其实是私塾,一个容纳十几个人的私塾。
一般庄户人家的村子里,顶多一两个念的男娃儿,大部分庄户人家的娃儿,是交不起束脩的,更别说将娃儿送进私塾念。
“地方我选好了,在村里那个废宅子头。”
穆大山也觉得那地儿好,虽然王富贵和夏瓜瓜在那里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儿,还让村里人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