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朱允炆已经触碰到了武人集团的利益底线,或者说他重文轻武的思想已经达到了令人不满的程度。
就连时任大将军的长兴侯耿炳文老将军都不受重视,更何况是其他人等了。
若不是此时朱允炆方才登基不久,建文新朝初临,一切事宜尚未处理妥当,首尾不能相顾,再加上先帝遗诏所命,说不得就连耿老将军此时都有可能落魄下场退居二线去了。
朱允炆的态度是什么,是只看重文人不相信武人,乃至达到了不喜欢武人的地步。
本来按理说徐辉祖,李景隆等也应算是武人一系,但他们和皇家有姻亲关系,与其说是武人不如彻底归为勋贵一系的比较好。
而且就算是如此,接任其父徐达魏国公爵位的徐辉祖也要时时忍受来自朱允炆的冷眼,心里还不敢有丝毫的不满。
说实话,徐继祖还真的是遭了无妄之灾,本来他是坚定的保皇一派,自始至终都站在朱允炆一方。
可无奈徐家女妙云为燕王朱棣王妃,这一点根本抹除不了,所以魏国公府和燕王府之间的联系是怎么斩也斩不断的,就算徐辉祖再怎么解释,在朱允炆的眼里他们两府之间的关系还是有些暧昧说不清楚的。
不过这也就只是让徐辉祖时常受到一些冷言冷语罢了,到还没有真正影响到他在朱允炆心中的地位。
毕竟就算朱允炆再怎么厌恶燕王,那也要分得清出谁是站在自己这边,谁又是模棱两可的一方。
所以在这方面上来讲,李景隆到是占有了不少的先天优势,最起码他很干净,也没有和大明任何一个藩王扯上关系,论到亲近疏远,反倒是因为其父李文忠的关系,在和天子朱允炆之间又不浅的关系。
也正是因此,李景隆才打算借着这次的东风趁势而起,看是否能在大明如今的勋贵当中拔得头筹,甩开一向位列一等首位的魏国公府,让曹国公家坐到大明勋贵第一的位子……
不过照眼下的情势看来,李景隆想要达成这样的愿望可还有的等呢,最起码徐辉祖此人做事做人都很稳妥,朱允炆虽然因为他魏国公府和朱棣的关系对其有些冷待,可却并没有说不认同徐辉祖的能力,反倒还时常赞赏其做事有度,为勋贵表率呢。
所以李景隆想要让曹国公府更进一步,那要做的可就多了,最起码也得先让徐辉祖失了圣心眷顾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