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六章 报应(2/2)

算起来,薛蟠过世不过二十日,两位叔父能这么快感到必定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而四十九日,足够金陵所有亲支赶来。到时,就不是两房了。

薛宝钗要将水搅浑,只有搅得够浑,他们才能从中得利。

“可是,他们一直在催我做决定。”

他们当然催,回头人来多了,他们的希望就少了。

“对外就说妈病了!”

他们这样着急的赶过来,身边明显没带女眷,身为男子还能闯后院吗?

“那我岂不是不能你哥哥灵前……”薛姨妈还在想着儿子。

薛宝钗扶着额头,很头疼的道:“您能抵得住叔父们的逼迫么?难道真的要过继他们的儿子?”

薛姨妈沉默了。

半晌。

薛姨妈突然叹了一口气:“咱们家现在这个情况,早晚都要有个嗣子的。”

薛宝钗无奈:“就算要嗣子也不能是薛蚐、薛虹两个!不说他们两个怎么样,只说两位叔父用了不过十日就赶来逼您过继他们的儿子就可见其品行!”

薛宝钗算着时间,从消息传回金陵再到他们来到京城,至少得十日。这样的速度,坐马车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他们是骑马并且是快马加鞭赶来的。

一路上,怕是没怎么休息吧?

薛宝钗在心里轻笑。

薛姨妈被女儿说得无言以对。

就这样,薛姨妈托病躲在内院。

薛宝钗命人出城迎即将到来的叔老爷。

叔老爷们很着急,好容易抢来的时间这样浪费掉实在可惜。

绞尽脑汁,叔老爷们终于想到了对策。

“听说嫂嫂教抱病在床,我们十分忧心。今日,特寻了一位女医来给嫂嫂瞧瞧。”叔老爷入情入理。

薛宝钗听闻后冷笑连连:“难得各位叔父一片心意,请进来吧。”

女医进得内院。

“我瞧着奶奶气色还好。”女医上来便是这么一句。

薛姨妈脸色一变,连忙去瞧女儿。

却见薛宝钗正似笑非笑的看着那女医。

“我来为奶奶诊脉吧。”女医如是提议。

薛宝钗点了点头。

薛姨妈递手出去。

女医听脉。

“你就是这么听脉的?”薛宝钗突然发难,“你真的是大夫么?”

作假作得这么走心,也真是教人笑话。

女医一愣,下意识的收回手:“我当然是大夫!”

“哦?我也略通医术,你那切脉的手法瞧着不像啊!”

“女医”愣了一下,强撑:“姑娘莫要以为读了两本书就是懂医术了!学医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

“有道理。”薛宝钗若有所思的点头,“可巧了,刚刚给我妈瞧病的大夫还没走,你们切磋切磋?”

“女医”脸色大变。

薛宝钗招招手,莺儿领人拆穿对方西洋镜。

“知道叔老爷们忧心我们家奶奶。可是,咱们也不能病急乱投医,教江湖骗子糊弄了。”婆子反过来劝。

叔老爷铩羽而归。

没等他们再次琢磨出作妖的手段,第二批次进京。

场面更热闹了。

又几日,陆陆续续人来得差不多了。

灵堂上。

“选虬哥儿!”

“蚐哥儿好!”

“虬哥儿更好!”

“虹哥儿最好!”

“蚺哥儿……”

……

众亲友争得面红耳赤。

“不要再吵了!”

担心母亲控不住这种场面,薛宝钗选择亲自出马。

“宝……丫头?”

众人将目光聚集在薛宝钗身上。

“这种场合你出来做什么?”

“女孩家家的这样大咧咧的出来成何体统?也不怕教人笑话!如此没规矩,怨不得流言蜚语!”

“你妈呢?叫你妈出来说话!”

薛父活着的时候总夸这个女儿聪明、强过儿子百倍、可惜不是男儿等语,众人之前半信半疑,此时见薛宝钗气势沉稳、眼含精光,心里不由得多信了几分。

于是,众人不约而同的打压起薛宝钗。

薛宝钗平生最恨者莫过于被人说三道四的坏了名声,此时被这样指着鼻子骂,登时也忍不住火气了:“诸位叔父在我哥哥灵前逼我妈立继又是哪里的体统?可怕人笑话?”

众人被问得怒火起。

“好一张刻薄的嘴!”

“真是教人领教了,这就是你的家教么?”

薛宝钗第一次被骂刻薄,怔住片刻,随后冷笑出声:“刻薄?我若不刻薄我们母女还活得下去么?”

“你!不成体统!简直不成体统!”

“薛家竟生出这么一个女儿?薛家完矣!”

……

“诸位叔父也不必再次惺惺作态,我妈不会过继你们家的孩子。”薛宝钗冷着脸道。

众人愤而怒视薛宝钗。

“下去!下去!”男人们哄薛宝钗下台,“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我们不想与你计较!”

“我家嫂嫂怀孕了。”薛宝钗一记猛料。

众人惊得瞪大了眼睛。

“你嫂嫂?”

“你嫂嫂是谁?”

“你个什么时候娶亲了?”

“难道是……难道是你们进京前买的那个婢女?”

待有人猜对,薛宝钗冷笑一声:“正是!”

“不可能!”

“那丫鬟我前几日还见了,还是姑娘打扮……”

“诸位叔父若是不信,今明两日尽可请大夫来验!但是,过了这两日,嫂嫂便要安心养胎,我们再也不想听到什么‘不可能’的话!”薛宝钗强势道。

众人愣住,一时诡异的安静。

薛宝钗转身潇洒离开。

“姑娘今儿是怎么了?怎么发这么大脾气?”莺儿忍不住问。

薛宝钗又何尝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得罪人?她也猜到那些人被粉碎了阴谋,以后少不得说她坏话、毁她名声!可是,她没有办法!

因为,香菱根本就没有怀孕。

到京城这一年多以来,薛蟠一直都闹着要香菱,薛姨妈看香菱年纪小,一直拖着没给。之前薛蟠在教坊司被打,他在家里无事就又闹,而薛姨妈心疼儿子也就同意了。薛姨妈给两人择了吉日,直等着摆了酒就正是圆房。

不想薛蟠突然闯了滔天大祸,连番入狱,就没顾上这事。

薛宝钗精通医术,她深知女子有孕呈滑脉。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主女子妊娠,又主痰饮、食滞、实热等。因此,大夫听得滑脉,必要问饮食、月事以辩证病症。

而薛宝钗连续多日教香菱吃酸辣之物,使她上火产生实热之症,终成滑脉。

待大夫来把脉,香菱会照她教的说自己月事不来、恶心、呕吐等孕症而不提实热之症,如此自然会被诊为怀孕。

此时,这法子不能长久,所以薛宝钗只给了两日时间。而且,她知道他们的那些叔叔兄弟们虎视眈眈着薛家的财产,必定不会轻易放弃,所以她才说那些话撕破脸皮。如此,将来他们家女眷就不能三不五时的上门,香菱假怀孕也就不会被发现。

薛宝钗考虑得很周到。

只是,她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

这些年,她一直努力营造自身的形象,以提高身份。可现在,她只怕要再添一个刻薄的美名了。

恍惚间,薛宝钗想起了林黛玉。

当年在贾府,她的尖酸刻薄也是被逼出来的吧?

或许,这就是报应。

薛宝钗叹了口气。

说起来,她这步棋还是从林家得的灵感。

林如海:“……”

林爹爹听闻消息也觉得那画面跟自家很像。

真的这么巧么?

林爹爹有点怀疑。

另一厢。

大理寺,贾雨村思来想去,说不清是出于报复还是嫉恨,终于将贾政拉下了水。

“是贾政教我放过薛蟠。所以他特意谋了应天府与我。”

彼时,贾政正痛苦得死去活来。

不是大理寺用刑。

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又顾忌着贾家的身份,大理寺并没有直接对贾政用刑。但是,他们有的是丝毫不损伤皮肉,却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法子。

比如,贾政已经两天没阖眼了,他的精神十分的脆弱。

“我没有教贾雨村徇私枉法。是他自作主张。我只想着,他去应天府更能相互照应。”

他想睡,可是大理寺的衙役们换班看着他就是不教他谁教他招供,他只能有气无力的重复这句不知道重复了几百遍的话。

这种程度,当然不能定贾政的罪,至少定不出什么大罪名。

差役们担心这样的供状报上去上面的人不能满意。

而贾雨村的突然反水,将案件一下子推进了一大步。

贾政与贾雨村对质。

贾雨村早已将一切细节想了个通透。

“那年,上命起复旧员,我借曾在林府任西席的机缘攀上贾家,求贾政为我谋缺。初时,他本不欲搭理我这种要论到东晋贾复去的宗亲,后听闻外甥在应天府殴死了人命,又赶巧应天府出缺,他便想起我来,叫我承诺赴任后替他外甥抹去人命案,如何便谋我为应天府府尹。我一时糊涂,便应了。所以,我上任第一件事便照着他的指点抹平了薛蟠的案子。”

“你胡说!”贾政摇摇欲坠的怒斥贾雨村。

贾雨村见贾政进监多日,面上白净,身上也没有任何伤处,心里愈发嫉恨。他知道他不这么说,贾政一直扛下去,很快就能出狱了。

为他贾政的外甥,自己要在这监牢里腐烂,而贾政却能出去过锦衣玉食的生活,贾雨村不能接受!所以,要痛苦,就大家一起痛苦吧!

“我说的句句属实,那日在他书房,他亲口与我说的。”贾雨村半真半假的开始描述贾政的书房,连一本书一个花瓶的摆放都说得清楚明白。

贾政恼得目眦尽裂:“你胡说!你为什么要害我?”

贾雨村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邪恶的弧度。

贾政一下子被点着了,直向贾雨村扑过去,可他忘了他多日不眠,全身无力,刚提劲儿,自个儿便扑倒在地上了。

可衙役们不知道,他们连忙将贾政反剪起来,大喝:“老实点!”

于是,贾政再添一条藐视公堂之罪。

听到堂上无情的宣布将奏明圣上待罪后,贾政痛哭流涕。

押解途中,差役不屑的望着提泪横流的贾政:“报应啊!这就是报应啊!”

贾雨村一步一声脚链响,闻言,链声停住。

报应?

提到报应两个字,一个被贾雨村按在心底里多年深深隐藏的名字浮上心头。

甄英莲!

那个本应该救、本能救却被他刻意视而不见的姑娘!是他恩人唯一的女儿!是他曾经亲口承诺了要找回来的人!

贾雨村以前不敢想甄英莲,他总假装他的生命里没有再出现过甄英莲这个人,可如今他没有办法再自欺欺人了。

突然间,贾雨村相信了报应之说。

或许,这就是报应。

贾政的事很快有朱批下来,他被监-禁三年,而贾雨村相应的减了三年刑。

这一日。

“贾化!有人见!”

浑浑噩噩的贾雨村半晌没反应过来,转头竟看到了他红着眼睛的夫人:“你……你怎么来了……”

贾雨村连滚带爬的跑过来。

“我一直都想来看你,只是……一直不成……”娇杏看到丈夫一身邋遢,身形佝偻,一脸的乱糟糟的胡子,一时险些没认出来,直到听到他那熟悉的声音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今日,他们突然又肯了……”

贾雨村明白是怎么回事。

人就是这样,当初朝廷查得严,他们不敢轻易犯禁。所以,娇杏塞银子也没办法见到他。如今风声过去了,手就开始发痒,他们夫妻也就见到了。

“家里还好么?哥儿好么?”

娇杏连连点头:“都好!你放心!你好好保重,我们都等你出来!”

贾雨村不是行贿受贿的罪名,贾家的财产自然无损。娇杏和孩子的日子自然也过得不错。否则,也不会有余钱来这里见他了。

“家里的铺子,能卖都卖出去,换了银子回去置祭田。有佃租,你们也能生活得很好。”

贾雨村是很有社会经验,他知道他落罪不在了,他的铺子早晚被其他人蚕食掉,倒不如一开始就卖掉,还能卖个好价钱。

娇杏自来全听贾雨村的。

“还有一件事。”贾雨村将甄英莲在薛家一事告知娇杏,“你派人去大如州封肃封家给甄家娘子送信儿,告诉她甄家女儿所在,叫她派人去薛家接。”

娇杏本不知道甄英莲之事,此时听说旧主的女儿找到也是为他们高兴。

“我知道了。”

“在这期间,你看着点薛家,别叫他们再把人卖了。”

薛蟠已死,又是因为买甄英莲而死,贾雨村担心她会因此遭薛家记恨而被随意发卖。

他哪知道事情比他想得还要糟。

※※※※※※※※※※※※※※※※※※※※

关于史湘云是否住过碧纱橱,书里没有直接说过,但是有这么一句,第三十二回【摘录:袭人道:“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袭人那个时候贾母的丫鬟,所以她说的暖阁,就是贾母暖阁,所以史湘云当时应该就是在碧纱橱里。有一个说法,说贾母的碧纱橱里一共住过六个人:贾元春、贾宝玉、史湘云、林黛玉、凤姐儿、薛宝琴。

关于紫鹃原本和林黛玉说的话,因为是V章节,我也不好放上去,这里给大家摘录一下【摘录:紫鹃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哪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早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我觉得紫鹃想得太透彻了,她甚至想过林黛玉可能会嫁给别的王孙公子。

林黛玉之前,贾母想宝史湘云配给贾宝玉,我觉得是有迹可循的。有说是为了史湘云的性子放弃了她该选林黛玉,我不觉得,贾母应该纯粹就是为了自己感情和利益,和史湘云自己没啥大关系。

另外,贴原著,林妹妹对于嫁人后会有姨娘完全是当做理所当然的。

关于紫鹃的年纪,第六章有话说里有提到。

感谢梁笙小天使手榴弹,爱你,笔芯!

感谢荼荼、安、我家小喵叫大王、布熊不是小熊、梁笙、一路烟尘六位小天使灌的营养液,爱你们,么么!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