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7章 上下南峰](1/2)

一、双峰并峙:灵山脊背上的天地斧痕

晨光刺破云海时,上下南峰如两把青铜剑直指苍穹。上峰尖削如簪,岩缝间垂落千年古藤;下峰浑圆似鼓,山腰处横亘着半月形石桥,将两峰连作“天”字。山民常说:“上峰守着日月,下峰镇着龙渊。”

龙池畔的老艄公李阿四总爱划着竹筏,指着桥洞下的黑影:“每逢暴雨,那桥就像石仙大师的眉毛,皱一皱就能压下孽龙的翻江浪。”山风掠过桥身的孔洞,发出呜咽般的回响,与飞瀑的轰鸣交织,恍若远古战鼓。

二、石仙栖岩:灵虚洞中的亘古守望

上古时期的“灵虚洞”隐于下南峰腹内,洞口垂落的钟乳石如石仙大师的银须。洞内石案上摆着刻满星斗的玉盘,岩壁间嵌着半截断剑——传说此剑曾劈开混沌。《灵山秘录》载:“大师掌托山岳,目注八荒,闻民疾则岩动,见邪祟则石鸣。”

某年瘟疫横行,山民见洞中飘出五色烟霞。循着烟迹,他们在溪边拾得刻着符文的草药,服下后病痛立消。更奇的是,洞前的“许愿池”能映照问卜者的前程,水面浮现的龟甲纹路,与石仙大师手中的卦盘如出一辙。

三、孽龙肆虐:浊浪翻涌的血色灾劫

却说龙池底蛰伏着九头孽龙,每甲子必兴水患。宋淳佑年间的端午,黑云压山百日,龙尾扫过之处,三十里村落化作泽国。守夜的樵夫惊恐目睹:上南峰的“镇龙松”被连根拔起,落入龙池时竟燃起幽蓝火焰。

石仙大师踏云而出,银袍猎猎作响。他挥袖掷出三块“定山神石”,化作上下南峰与鸣水桥;又以断剑在天际划弧,剑光凝成八卦阵笼罩龙池。恶战九昼夜,龙血染红潭水,而大师的银须竟在战斗中化作满山杜鹃。

四、仙桥遗韵:石破天惊的造化神工

降服孽龙后,石仙大师取昆仑玄铁与龙池精魄,以自身三昧真火锻造鸣水桥。他三掌拍向桥身,青石顿时裂出星辰纹路;又以剑尖点化桥洞,洞内涌出的清泉竟能映照人心善恶。最后将断剑插入桥基,低语:“一断邪念,二断祸根,三断轮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