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眼见邓婵玉回马飞驰而来,口中娇喝着要取韦护性命,不由得心中大急,高声呼喊:“且慢!休要伤害我师弟!”话未落音,他双腿猛夹胯下战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手中长枪舞动生风,直朝邓婵玉刺去。
邓婵玉见状,只得横枪招架。刹那间,两匹骏马交错而过,枪尖碰撞之处火花四溅。然而,双方交手不过数个回合,邓婵玉心知难以取胜,虚晃一枪后拨转马头就跑。杨戬岂肯轻易放过她,拍马紧紧追赶而去。
婵玉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回头张望,见杨戬穷追不舍,心下愈发慌乱。她匆忙之中再次摸出一枚石子,用力掷向杨戬。那石子犹如流星般急速飞去,不偏不倚正砸中杨戬脸颊,打得他脸上火星迸射。但杨戬仿若未觉,依旧催马疾行,越追越近。
婵玉见马速已经快到极致,但杨戬却仍旧步步逼近,心中更是焦急万分。她顾不得许多,手忙脚乱地又发出一颗石子,这一次又是精准命中杨戬面部。可杨戬面不改色,仿佛这石子打在别人身上一般。
此时的邓婵玉已是惊惶失措,全然不知杨戬身怀无限腾挪变化之术。就在她心慌意乱之际,杨戬突然祭出方天画戟,化作一道寒光朝着邓婵玉的脖颈处狠狠刺去。只听一声惨叫响起,邓婵玉的颈子上被刺开一道深深的伤口,连皮带肉削去了一大块。剧痛瞬间传遍全身,邓婵玉再也支撑不住,身体一晃险些从马上跌落下来。她强忍着伤痛,狼狈不堪地逃回营地,一路呼号着疼痛不止。
邓九公在营帐内听到女儿的惨呼声,心急如焚地冲出来查看情况。待见邓婵玉身负重伤、满脸痛苦之色,邓九公心疼不已,心中对杨戬的愤恨又增添了几分。他连忙吩咐手下人速速去请石矶娘娘前来相助,同时自己则在帐中踱步沉思,咬牙切齿地咒骂着杨戬。
再说杨戬成功解救了韦护之后,返回本阵与姜子牙会合。姜子牙见到韦护又遭石击受伤,眉头微皱;虽说杨戬方才用兵器刺伤了邓婵玉,可为韦护报了仇,但他心中仍有些许不快。
就在当天,石矶娘娘应邀而至。邓九公赶忙带着儿子邓秀出门相迎,并将事情经过详细告知于她。石矶娘娘听完轻描淡写地说道:“此事不过区区小麻烦罢了,无需担忧。”
于是,石矶娘娘吩咐道:“快去取一碗清水来!”众人不敢怠慢,急忙去准备。不多时,一碗清澈见底的水被端到了跟前。
只见石矶娘娘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粒丹药,这粒丹药圆润光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轻轻地将丹药放入清水中,用手指轻轻搅拌了几下,丹药瞬间融化开来,原本透明的清水变得微微有些浑浊,散发出一股奇异的药香。
随后,石矶娘娘用手指蘸取了一些药水,轻轻地涂抹在了邓婵玉的伤口上。那药水一接触到伤口,就仿佛拥有生命一般迅速渗透进去。不一会儿工夫,奇迹发生了——只见邓婵玉的伤势明显好转,原本狰狞可怖的伤口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起来,新的肉芽不断生长,很快就覆盖住了整个伤口。
邓婵玉感到一阵清凉和舒适,疼痛也随之减轻了许多。她惊喜交加,连忙挣扎着站起身来,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石矶娘娘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响头,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娘娘救命之恩,此等大恩大德,婵玉没齿难忘!”
然而,此时的石矶娘娘却并没有让她起身,而是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且慢,小姑娘,我还有话要对你说呢。这几日相处下来,我见你聪慧过人,而且与我颇为有缘。不知你是否愿意拜我为师,跟随我一同修行?”
邓婵玉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愣,一时间竟然呆住了。她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石矶娘娘见她沉默不语,还以为她不愿意,脸色微微一变,接着说道:“吾乃是那东海仙霞岛上菡芝仙娘娘的座下亲传大弟子,亦是人间慈悲娘娘的弟子。同时,还是东海金鳌岛上圣人的徒孙。若你能拜入我的门下,日后定当前途无量。”
一旁的邓九公等人听到这里,皆是大吃一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石矶娘娘居然有着如此显赫的身份背景。邓九公赶紧上前一步,满脸堆笑地说道:“哎呀呀,原来仙子竟有这般来历!仙子能够看中小女,欲收其为徒,实乃她前世修来的福分啊!婵玉,还不快向仙子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