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么这么晚?有什么事儿吗?”
胡青鸿没说话,坐在炉子边上,伸手拨了拨上面的红薯,思绪飞回了小时候。
榕树村有一个砖窑,小时候冬天最喜欢的就是砖窑开窑,开窑的时候会把红灰卸在路边,蹲在那里烤火就是最幸福的时刻了,有时候赶上了,在红灰堆里埋一个红薯,一口热乎饭就有了。
姜晓蓉递了杯水给他:“喝口水缓缓。”
胡青鸿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抬头看着妻子,叹了口气,神情有些挣扎。
“晓蓉,我今天看到了一个人~”
“谁呀?”
“刘建华。”
姜晓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这个“刘建华”是谁?姓刘的,榕树村的人?
见妻子不明所以,他解释道:“就是我妈再嫁的那一家的大儿子。”
姜晓蓉明白了:“也就是那个给你送过军大衣和五十块钱的人?”
“对!”胡青鸿点点头,记忆里的苦难好像已经褪色了,他不愿意再回忆,却没想到,再见是这种情形。
“所以呢?”
“他退伍了,现在在云链物流当快递员,你介意吗?”
“不会啊!”
姜晓蓉不理解他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介意这个事,别人的人生是别人的,她过好自己的就是了。
“毕竟我妈和她那个不成器的小儿子曾经那样,虽然这些年他们被村里压着不敢作妖,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对不起你,因为他想买我们家的院子,我想答应。”
胡青鸿抹了一把脸,看着炉子里的火,说了一句话,声音很轻很轻。
但是姜晓蓉听到了那三个字:他残了。
“怎么回事儿啊?”
胡青鸿是在路上遇到的村长,村长来城里给儿子送东西,看到他之后,就拉着他说了刘建华想买他家院子的事儿。
刘建华是去年九月退伍的,他在抗洪抢险时为了救人,没了一条胳膊,云链物流扩张的时候正好把他招了进来,后来听说他家是文定的,便就近给他安排在了文定物流点。
他回来,老婆孩子也跟着回来了。兄弟两家住在一个院子里,他平时工作没在家,老婆和弟媳妇天天吵,自己孩子也被侄儿欺负,他爸也不管,嘴上说几句一点儿用也没有,他就想单独过。
他是领了一笔退役金,但是在城里买房买不了,商品房买不起,民房没资格,所以把念头打在了胡青鸿的院子上,找了老村长帮忙说和,说只要能买,他愿意多掏钱。
胡青鸿还记得老村长对他说:“青鸿啊,建华其实人不坏,他以前欺负你就是因为害怕,听别人叫舌根,害怕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后来你真离了家,他又后悔,隔三差五偷摸摸给你送两个红薯放牛棚里,结果你没在,都被牛吃了……”
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动,打动他的,是老村长那句:“他到底是为了救人残的,我实在不忍看他家孩子过得那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