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子对他说:“自己去报销啊~”
李想笑着说道:“不用了刘处,楼下遇到个熟人,人家请客了。”
那位刘处眉头微皱,动作滞了一瞬,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另一位中年男子,问道:“谁呀?想走关系的?你没说我们都在吧?”
李想摇摇头:“没说,也不是攀关系的,就是以前的兵,有次排雷炸掉了半个脚掌,已经退伍了,他找了份儿工作,陪着领导过来应酬的。”
刘处眉头不仅没松,反而皱得更紧了,能到这儿吃饭的,都不是普通人,看来这里也是不方便了。
他拍了拍李想:“吃人的嘴软,下次咱们还是自己来吧,不然回头人家求到面前,都不好拒绝。我们是管军械的,可不能犯错误。”
李想立正,敬了个军礼:“明白!”
姜晓芸不知道她这随手一个买单,三个人搞得晚上都睡不好,反正她睡得挺好的。
今天已经搞定了一家,明天还得继续寻找新的目标。
第二天早上,睡饱了,神清气爽的姜晓芸收拾妥当,准备出发前往京市三原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基因工程是目前国家“836计划”的重点领域,而三原基因则是国内较早专注基因工程的药企,已经成功研制出了干扰素等商业化产品,已经投入临床试验,并且试验表明,产品在治疗肝炎方面有很明显的疗效。
这家是姜晓芸最钟意的,也是最担心的,因为人家资历老,创始团队要么来自高校,要么来自科研院,产品成熟,技术路径明确,风险是相对可控的,这也意味着,人家很可能不缺洁玥这份投资。
不过,不战而退不是姜晓芸的风格,再硬的骨头也得啃啃试试。
她的备选里面还有一家是京市华坦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是有国企背景的,是和国家免疫规划深度绑定的企业,主营产品是灭活疫苗和血液制品。
作为国资控股旗下的企业,华坦生物原也是不用融资的,但是,这家公司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造,处于扩张期,并且已经得到了上面的许可,可以开放股权合作。
这家之所以没在姜晓芸的名单里排首位,就是因为它背景太强了,国资一家独大,投资它,需要和国资委协调股权结构,几千万扔进去,可能连个话语权都没有。
而且它的核心技术是靠引进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重点的生产设备也是靠进口的,一旦国外取消授权,或者进行技术封锁,后果不堪设想。
不管怎么说,都先会一会吧。
……
三原基因的办公楼隐在一片灰白的老式厂房中,离京大倒不是太远,直线距离一千米左右,走着就过去了。
这片儿是中湾科技园区,云枢科技两年前就在电子一条街租了几间平房当铺面,专门卖电脑、手机。
姜晓芸路过的时候,看到有不少中年人在店铺门口咨询,她谁也没惊动,悄悄地走了。
三原基因的创始人姓陈,他是科研院生物所的前研究员,今年五十多岁,科研能力很强。他既是创始人,也是核心技术人员。搞技术的人,对市场敏感度不太高,曾经拒绝过下属关于开发干扰素雾化剂型的提议,结果错失了儿科市场。也正因为对市场不敏感,管理风格比较集权,他旗下的中层频频跳槽。
他对这次融资抱着很大的期许,期待达成合作之后,资金到位,能够完善Gp厂房,继续往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扩张,高薪招聘更有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等等。
然而,这种期许,在看到姜晓芸的那一刻,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