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章 道家的缘起(2/2)

道家学说,又被称为黄老之学。这个称呼中的“黄”字,指的就是黄帝;而“老”则是指老子。除了老子与庄子这两位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外,我们还必须提到另一部经典着作——《黄帝内经》。我们中国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因此对于黄帝自然不会感到陌生。

黄帝是远古时期的华夏族领袖,他打败蚩尤后统一了各部落,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据史书记载,黄帝在位期间发明了许多东西,如文字、历法、算术等,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帝的老师岐伯是部落中最有名的巫医。巫在中国古代是指能够沟通天地神灵的人,也被视为拥有特殊能力和智慧的人。黄帝的时代巫和医是不分的,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大巫能够沟通天地,只有大巫才知道如何为人调理身体,所以他们是最早的医生,也就称为巫医。

传说黄帝曾向岐伯请教医术和修行方法,他们之间的对话被记录下来并整理成了一部医学典籍,即《黄帝内经》。这部经典不仅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也是道家养生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中所包含的阴阳五行学说、经络气血理论以及养生之道等,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帝内经》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共分为上下两卷。《黄帝内经》上卷名为《素问》,仅仅这一卷就足以详尽地阐述关于调理身体以及修行的相关理论。《黄帝内经·素问》作为一部珍贵的宝典,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养生之道和修行奥秘的人们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众多研究中医和修道的人士并未给予此书应有的关注与重视。相反,他们热衷于钻研那些旁门左道的理论,导致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修真”的传统观念,而这个概念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开篇的《素问·上古天真论》。然而,尽管有许多人撰写了大量关于修真的文章,但它们往往显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显然,这些作者并没有真正研读《素问·上古天真论》。他们不明白修行可以分为真、至、圣、贤四个不同的层次,也不知道如何通过精神内守和保持恬淡虚无来实现修行的目标。面对如此状况,实在让人感到可惜。

如今,许多所谓的“道士”并不一定代表着正统道家。由于世间旁门左道众多,导致鱼龙混杂。例如,江湖上那些以算卦、看风水、测字、画符、念咒、做法事为生的人,往往都是由一些骗子伪装而成。他们只是为了谋取钱财,对于真正的修行几乎毫无所知。因此,大家必须保持警惕,切勿轻信这些人的言辞。

然而,正统的道士确实存在。他们道士不仅关注身体的修炼,更强调心性的培养。他们怀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每逢天下大乱之际,便会下山拯救苍生;而当太平盛世来临,他们又会归隐山林,继续专心致志地修炼。这种行为充分体现了修道者的豁达胸怀和高尚品格,他们不追逐名利,功成身退,这才是修行的典范。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的道产生浓厚兴趣,《道德经》的销售量更是超越了西方的《圣经》。可以预见,在未来,随着中国引领世界潮流,道家思想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那时,我们将见证一个修真、修行的光辉时代,道家思想领导人类走向和平发展道路,“道”的智慧光芒将照亮全球每一个角落。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