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7章 中国青霉素的起步 下(2/2)

【1943年,晋察冀边区大规模流行疟疾,在二战时期,要治疗疟疾,通常需要一种名为奎宁的药物,奎宁是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药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小日子占领了东南亚同盟国,奎宁供应被直接切断,于是美国只能在自己的后花园---拉丁美洲种植金鸡纳树。】

【在当时别说是解放区根据地了,就算是财大气粗的美军也急需奎宁供应。而目睹根据地无药可治的严峻情况,傅莱通过向老中医学习请教并不断的研究实验,找到用传统针灸加草药治疗疟疾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流行病蔓延,傅莱一举成为了世界中西医结合先驱。】

【1944年,傅莱被调到延安的中国医科大学,开展教学和治疗任务,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中西医研究会顾问,和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卫生部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这时已经在二战末期了,国统区和解放区都开展了对盘尼西林(青霉素)的研究和生产。】

【国统区率先制造出青霉素,但对于解放区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就算他们造出来,也很难流通到解放区,傅莱自然而然的承担起了解放区研制青霉素的重任。】

【1944年,傅莱以救济中国总会(UcR)晋察冀代表的身份,请美国援华委员会(cAc)帮助,向英美有关部门获取青霉菌菌种和相关资料。】

【虽然不久傅莱便收到cAc寄来的青霉素菌种和早期学术研究资料,但由于青霉素当时价格昂贵,生产厂商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对制作工艺严加保密,当时cAc寄给傅莱的资料,没有涉及青霉素的生产工艺。】

“保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果然还是没那么简单啊”。

【随后他就在延安土窑洞中自己动手建起了生化研究室,说是研究室,其实就是个土作坊,解放区的医学设施条件可不比国统区,那这里的设施简陋到什么程度呢,傅莱没有培养细菌的恒温设备,他就用北方农村那种大土炕烧火,以此保持温度,没有不锈钢发酵罐,他就用小口的玻璃瓶来代替,没有搅拌器,他每隔一段时间进到发酵室把发酵瓶抱在怀里来回摇晃,没有空气压缩机,就用打气筒人工打气;没有空气过滤器,就用打气筒把空气通过一个装有无菌棉花和滤布的小管,除菌后再通入发酵罐底部。】

【经过50多次实验,傅莱成功在延安窑洞的大炕上,生产出了解放区第一批粗制青霉素。但这个粗制青霉素是含青霉素的悬浊液。当时,医院正好有一个股骨上段开放性骨折牵引固定治疗失败已经化脓感染的伤者。医生对患者进行了截肢手术,并覆盖青霉素混悬液纱布。连续数次的用药后,肉芽生长良好,伤者存活了下来。】

两个故事看完,陈勇说道:“其实这些成果已经非常厉害了,但你也要明白,这是在谁的带领下达到了。一个是世界顶尖的微生物研究专家,一个是中西医结合先驱,在学校接受过战伤急救、内科学、传染病学、医学微生物检验等医学专业培训的医生,卫生部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

陈勇:“这些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成的,不是我不想教你们造这些‘神药’,是真的没办法,我算什么东西啊,就敢带着你们制药,说好听点叫莽,说难听点叫草菅人命...”

至此,关于土法炼药的事就告一段落了,而天幕下。

唐朝,孙思邈想了想,说道:“我们这种情况下,研究土法制作确实有些得不偿失了。费时费力费钱最后还没什么成果”。

说完孙思邈就释然了,“学术泰斗的带领下才达到这些成就,要是一片长毛的橘子皮泡水再滤一下就能算青霉素的话,那人家研究了这么多年算什么”。

好友说道:“这个外敷的路子好像还不错”。

“前提是你能获得正确的菌株,这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孙思邈继续说道:“要知道毒药外敷在伤口上也是会死人的,而且这里很多东西并不详细,不如研究怎么提纯黄连,毕竟我们也用了这么多年,说不定有黄连素这种东西”。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