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雄信的轻功“踏雪无痕”,也独步江湖,但是,若和沈光相比的话,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随后,沈光又表演了马术。
东突厥的咄苾骑术精湛,和沈光相比起来,也相去甚远。
隋炀帝龙颜大悦,连声称赞:“真壮士也!”
沈光把虞世基请到一旁,低声道:“谢谢你上次出手相助,把我的父亲和兄长从内外侯官的监牢之中搭救出来。”
虞世基手捻须髯,笑道:“那点小事儿,我早忘了,不值一提。”
程咬银对沈光十分欣赏,和他多亲多近。
沈光对程咬银也非常佩服,说:“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随军南征北讨,屡献奇计,表现突出,立下了赫赫战功。
我原以为你是个中年人,没想到你却是个如此英俊的少年!”
程咬银谦道:“我并没有什么功劳,那都是大家的功劳。”
随即程咬银把程咬金和单雄信等人请过来与沈光相见。
程咬金拍着沈光的肩膀,问道,“你愿意到我和翟让的帐下来干吗?”
老程这就明目张胆地挖人,因为他懂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
据说,三国时期的刘备在公孙瓒的帐下见到了赵子龙,二人一见如故,公孙瓒问他要借多少兵马,刘备说,我谁也不借,只借赵云一人。
从此,赵云归了刘备,替他建立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沈光见到众位英雄也觉得十分投缘,说:“我自然是愿意,不知道能不能调得过来?
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有两个兄弟,一个叫麦孟才,一个叫钱杰,我想把他们都带过来。”
老程听了,哈哈大笑说:“那太好了。”
于是,他对隋炀帝说:“陛下,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儿。”
隋炀帝问:“什么事儿?”
“我恳求把沈光、麦孟才和钱杰三人调到我的帐下听用,恳请陛下同意。”
隋炀帝用手点指程咬金,笑着对众人说:“他一说话,我准知道没好事儿。”
老程嘿嘿一笑:“陛下,咱们上次巡游东突厥,我一个人连闯了三个连营,求得义成公主的书信,解了雁门之围,我什么奖赏都不要,你就把他们三个调到我的帐下,我就心满意足了。
再说了,他们三人到了我的帐下,不也还是为朝廷效力嘛?”
隋炀帝的目光看向沈光,问:“你可愿意到程咬金、翟让的帐下效力?”
“回陛下的话,我愿意。”沈光略显激动地说道。
隋炀帝叹了一口气说:“君子成人之美,既然如此,那就把你们三人调过去吧。”
“谢陛下成全!”沈光再次躬身施礼。
隋炀帝又与智者大师等人商量了东征高句丽之事,虽然智者大师表示反对,可是隋炀帝坚持己见,他决定的事,谁也阻止不了。
程咬金、程咬银、单雄信和翟让等人离开国清寺,回到了营地。
如今大战在即,他们都住在营地之中。
因程咬银在巡游东突厥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并且救过隋炀帝的性命,升为步兵校尉,负责步兵。
第二天上午。
沈光、麦孟才和钱杰三个人骑着马赶来报道。
众人相见,自然十分高兴。
因为麦孟才是麦铁杖的儿子,而麦铁杖又是单雄信的师父,因此,单雄信和他格外亲近。
众人大都是绿林中人,性格豪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其乐融融。
沈光把他所经历的事向大伙讲述了一遍。
老程听了,瞪大了眼睛,放下酒碗说:“沈光,你做得对,俺老程支持你,丁白凤该死,唐奉义那个王八蛋也该杀!
不过……。”
“不过什么?”沈光皱眉问道。
“不过,你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你现在是军人,唐奉义也成了司马德戡的手下,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共同为朝廷效力,怎么能互相残杀呢?”
沈光听了默然不语。
程咬银看向沈光,缓缓道:“三国时期,东吴在攻伐江夏黄祖时,手下的大将凌操在追击黄祖的过程中,被甘宁射杀。
凌统是凌操的儿子,这么一来,凌统和甘宁便结下了杀父之仇。
后来,黄祖兵败,甘宁被孙策所俘,也投靠了东吴。
孙权得知凌统和甘宁之间的仇恨后,屡次劝说,凌统不听,他总是想找机会杀掉甘宁,为父报仇。
在一次战斗中,凌统身处险境,差点被敌将乐进所杀,却是甘宁射中了乐进的面门,救了他一命,从此,凌统和甘宁二人结拜为兄弟。”
程咬银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沈光的表情,很显然沈光依旧无法释怀,他恨唐奉义已经恨到了骨子里。
程咬银看出了沈光的心思,知道他的这个心结短时间内是解不开的,也就不再往下说了。
老程知道沈光的马术天下无双,因此,请他担任骑兵教习,沈光欣然同意了。
晚上。
月色明亮。
司马婉儿骑着马来找程咬银。
营地里的军士,有几个不认识她的?
司马婉儿把马拴好之后,径直来到了程咬银的营帐。
程咬银正躺在床上,想着心事,因为他已经预感到情况越来越不妙。
隋炀帝是个渴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他太过于急于求成了,为了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根本不顾眼前的现状。
经过长期的征伐,百姓已疲惫不堪,高句丽占据着有利的地形,易守而难攻,而且,拥兵六十万,那是好打的吗?
隋朝内部矛盾重重,太平只是表面现象,好像这一切隋炀帝并未察觉。
作为一名穿越者,根据历史记载,他当然知道隋炀帝攻打高句丽的结果,但是,既然他穿越到这个时代不想让历史重演。
有时,程咬银真想一走了之,离开这里,返回山东老家,或者穿越回去。
可是,程咬金却说想留在军队捞钱,将来有机会的话,自立山头另创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