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7章 中宗祀昊天乐章之九《舒和》(1/2)

中宗祀昊天乐章之九

舒和

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

璇图宝历欣宁谧,晏俗淳风乐太平。

在历史的长河中,祭祀活动一直是古人表达对天地神灵敬畏、感恩以及祈求福祉的重要方式。唐代中宗李显所作的《舒和》,便是一首与祭祀昊天紧密相关的诗篇,字里行间满溢着对天地神灵的尊崇和对太平盛世的美好期许。

逐联赏析

第一联:“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

诗篇伊始,“已陈粢盛”四个字,为我们勾勒出祭祀仪式筹备阶段的画面。在古代,谷物类祭品“粢盛”被视为最质朴却又最诚挚的奉献。这些谷物,是百姓辛勤劳作的成果,凝聚着大地的滋养和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将它们精心陈列,摆放在祭祀的供桌上,每一粒谷物都承载着人们对昊天的深深敬意与感恩之情。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祭品摆放,更是人们内心敬畏的具现,代表着他们将自己最珍贵的收获奉献给神灵,祈求昊天能够感知这份诚意。

“敷严祀”则着重强调了祭祀过程的严谨与庄重。参与祭祀的人们,无论是身着华服的皇室贵族,还是普通的百姓代表,都怀着一颗敬畏之心,遵循着古老而严格的祭祀礼仪。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从祭品的摆放顺序,到祭祀流程的推进,都一丝不苟。这种庄重的态度,彰显出人们对昊天的无限敬畏,他们深知,只有以最虔诚的姿态举行祭祀,才能得到昊天的庇佑和眷顾。

“更奏笙镛”把我们的注意力从祭品转移到了祭祀现场的音乐。笙和镛,作为古代祭祀仪式中常用的乐器,它们的音色或悠扬婉转,或宏大厚重。当笙的清脆音符与镛的深沉回响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场与天地对话的和声。这些音乐在祭祀现场回荡,不仅为庄重的祭祀增添了几分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更象征着天地间的和谐与秩序。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运行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人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身与天地神灵的紧密联系。

“协雅声”进一步突出了音乐的和谐与雅正。这种雅声并非随意的演奏,而是经过精心编排和演绎的。它与祭祀的庄重场合完美契合,通过音乐的感染力,将人们的情感与对昊天的敬仰之情紧密相连。在这和谐的雅声中,人们仿佛进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更加沉浸在对昊天的敬仰与祈求之中,充分展现出祭祀仪式中音乐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作用,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人与神,传递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