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3章 中宗祀昊天乐章之五《雍和》(1/2)
中宗祀昊天乐章之五
雍和
郊坛展敬,严配因心。
孤竹箫管,空桑瑟琴。
肃穆大礼,铿锵八音。
恭惟上帝,希降灵歆。
《雍和》出自唐代中宗李显之手,是一首饱含敬畏与祈愿的祭祀乐章。在古代,祭祀天地神灵是国家大事,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尊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便生动展现了中宗李显在祭祀昊天这一庄严活动中的所思所感。
逐联赏析
第一联:“郊坛展敬,严配因心”
诗的开篇,“郊坛展敬”四字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景。在古代,郊外的祭坛被视为与神灵沟通的神圣之地,这里远离尘世喧嚣,仿佛是人间与天地神灵的连接点。帝王在此举行祭祀昊天的大典,其仪式流程繁杂且庄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对天地神灵的敬畏。这不仅是对神灵的尊崇,更是对国家命运的郑重托付,象征着帝王对天地秩序的维护和遵循。
“严配因心”进一步深化了祭祀的内涵。祭祀并非只是一场按部就班的仪式,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虔诚与敬仰。李显深知,只有以最诚挚的心意去面对昊天,才能得到神灵的庇佑。他希望通过这场祭祀,向昊天表达自己对其崇高地位的认可,以及对国家治理的责任感,让昊天感知到他的一片赤诚之心,进而接受这份敬意。这种发自肺腑的敬畏,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而神圣的情感基调。
第二联:“孤竹箫管,空桑瑟琴”
此联对祭祀乐器展开细腻描绘。“孤竹箫管”,孤竹是一种特殊的竹子,用其制成的箫管,音色悠扬清越,仿佛带着自然的灵气,在祭祀场合中吹奏起来,那空灵的声音仿佛能冲破云层,与昊天进行超时空的对话,将人间的祈愿与敬意传递到神灵的世界。这种乐器的运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神灵的理解,认为借助自然之物能更好地与神灵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