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俩抱在一起哭。
林昭求助地看向她娘,怎么劝?
宋昔微舍不得自己闺女为难,劝道:“哭什么,这是好事,该笑。再说,湘湘这么好的姑娘,总有人能发现她的好。”
“对对对。”林昭补充道,“那人还说,我姐要是想上班,他会帮着给她找工作呢。”
这话一出,宋大姨顾不上哭了,通红的眼睛盯视着闺女,“湘湘,那青年真这么说?”
元湘想起李嵩说这话的认真神色,脸发烫,却仍是道:“嗯,他说了。”
“湘湘,他要是能找到工作,你去上班。”宋大姨认真地说,“湘湘,娘知道伸手向人要钱的难,自己挣钱日子才能过的舒心。要是有工作的机会,一定一定不能放过。”
元湘郑重点头,“我知道。”
宋大姨知道闺女勤快,抚摸着元湘的发丝,欣慰地笑了,“先好好谈着,多了解了解他……再说结婚的事。毕竟是一辈子的事,谨慎点。”
她怕闺女没对象,又怕闺女遇到不好的人。
“嗯。”元湘记在心里,她比不上昭昭幸福,却也比村里好多姑娘幸运,她有个全心全意为她考虑的娘。
宋大姨没多待,了解清楚闺女的相亲情况,便要离开。
大队这段时间正在除草、施肥,任务也是很重的,她是请假来的。
元湘没拦,把李家送的东西分成两半,一半留给小姨家,一半让她娘带回去,宋昔微也给她姐割下一斤肉让她带回去。
宋大姨推辞不了,只得大包小包带回去。
到大队时,太阳还高挂着。
见到她双手都被占满,村里人都愣在原地。
等反应过来后,出声问:“湘湘她娘,你这是看完闺女回来了?咋带了这么些东西,你妹子给你的?”
宋大姨只觉得扬眉吐气,“有我妹子送的,也有我家湘湘的对象送的。”
自家闺女找了个好对象,她没想藏着掖着,自打湘湘被人退婚,村里人说话难听着呢。
元家听的够够的。
村里人惊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你家湘湘有对象了?”
另一人道:“她小姨介绍的?”
“男方是哪里人,干啥的?”
“湘湘娘,你家湘湘是个勤快的,但她年龄不小了,别是找了个二婚的吧?”这是爱看笑话的。
……
前面的还好,都是八卦看热闹的,后面这人实在让人恼火。
宋大姨也不是好欺负的,说道:“劳你操心,不是二婚的,是城里的工人!”工人两个字说的铿锵有力。
“不可能!”爱看笑话那人言语间充满不相信,“你家湘湘要长相没长相,要文化没文化,年龄都二十好几了,怎么可能找个工人对象!湘湘娘,你怕不是假酒喝多了,大白天泛晕吧!”
宋大姨觉得她说话真难听,不耐地皱了皱眉。
作为同村人,她知道这人就是这尿性,也不好计较。
只说:
“信不信随你。”
“那青年是我外甥女介绍的,我外甥女都听说过吧,十里八村唯一的高中生,嫁到了丰收大队的顾家,她男人在部队当军官。我外甥女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她同事让昭昭帮着介绍对象,昭昭回娘家……正巧知道她姐退婚了,这不巧了,她给她同事提了她姐,那同事觉得行,两个孩子就相看了,今天刚相看,我家湘湘啊……有对象啦。”
听她说的有鼻子有眼,众人没法不信。
这就是有个售货员外甥女的好处。
“湘湘娘,湘湘她对象是干啥的?”
“听你说他还是个工人,那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啊?”
“男方家里咋就愿意他娶个乡下姑娘,不是说城里人都瞧不上乡下姑娘吗?”
……
一个个问题砸过来,宋大姨只感觉头疼。
“才谈,以后咋样还不一定呢,东西太多重的慌,我先回了,咱们改天再唠。”
话说完快步离开。
留在原地的人刚吃到一个大瓜,诉说欲正旺盛,在原地说个不停。
“你们说湘湘娘说的是真是假,她真要有个城里女婿了?没想到啊。”
“应该是,她那个外甥女有文化,本事大,给她姐说个城里对象也不奇怪。”
有人心里发酸,嘴上便带出来,“谁知道那青年有没有啥毛病呢,正经的城里人哪个想找个乡下姑娘,没准儿是二婚带娃呢。”
“也是。”
……
这些话,宋大姨都不知道,便是知道也不在意,前几天她们说的更难听。
元家人很快得知了这事。
元湘的两个哥哥替她高兴。
“娘,湘湘真有了个城里对象?”元大哥问道。
宋大姨心情很好,脸上的愁苦没了,只剩下高兴,“是,你妹妹说相看的很顺利,她满意,对方也满意,等后天那青年还要带她再去县里转哩。”
元大嫂说:“娘,我听村里人说,这对象是湘湘的表妹介绍的,这到底咋回事?”
上回从东风大队回来,宋大姨怕出差错,没提闺女要相亲的事,是以元家都很懵。
这会听见大儿媳问,她把前因后果都说了。
元二哥幽怨地说:“娘,你咋现在才说,我妹妹的人生大事,我比村里人都晚知道。”
“事情都没定下来,我咋说!”宋大姨横他一眼。
元二哥嘟囔,“好歹要提一句啊。”
他妹妹的事,他也很关心的。
宋大姨说:“湘湘要嫁进城里,嫁妆就不能照以前的来了,我打算找人再给她打个床和衣柜。”
闻言,元大嫂元二嫂脸色拉下来。
“娘,这不妥吧!”元二嫂脾气火爆,当场提出反对意见,“湘湘被退婚,那家赔的钱你全给小姑子压箱底,家里之前给她准备的嫁妆不轻了,怎么还添!娘,你孙子孙女也要嫁娶呢!”
小姑子被退婚,她的儿女受了不小的影响。
现在婆婆还要加厚小姑子的嫁妆,她很不高兴。
她倒不是见不得小姑子好,元家要是有钱她肯定不计较,偏偏一家子靠工分过日子,家里的钱真的不多,她得为自己的孩子考虑。
宋大姨说:“不动账户上的钱,用我的私房钱。”
这下,元二嫂再说不出一个不字,只是心里还是不爽快,觉得婆婆偏心亲闺女,气呼呼地回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