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在京口也有势力。
王珣曾任征虏长史,是桓冲的掾吏,娶谢万之女,后与谢家反目,谢安让二人离婚,王谢两家反目成仇……
王恭和王珣都受司马曜倚重,但不代表两家铁板一块。
士族高门之间尔虞我诈,波谲云诡。
就像八王之乱,不仅仅是司马家的八个亲王的内斗,而是所有士族高门都参与其中。
“这么说,琅琊王氏不甘寂寞,想取王恭而代之……”刘道规隐隐明白其中的关键。
战争只是表象,本质上还是内斗,还是阴谋诡计。
“琅琊王氏自从王导之后,便一直默默无闻,眼下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想独占鳌头”高珣士族子弟,看的比刘道规更深一些。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人永远不会满足,士族更是如此,五品想着爬上三品,三品想爬上二品,二品就想着独占权柄,掌握权柄之人又想着加九锡……
桓温给所有士族豪门做了一个榜样。
谢安谢玄则是一个教训。
只要上了桌的人便永远没有退路,只能继续走下去,后退之人,死的不明不白。
“高兄只当一个部司马,实在屈才了。”刘道规忍不住感慨。
“以道则之武干,却只能屈居一参军,着实可惜。”高珣也吹捧起来。
刘道规哈哈一笑。
如果琅琊王氏起了心思,这场大战就没那么简单了,这是士族高门尔虞我诈,却不会背叛自己的门第。
王廞种种不合理的举动,背后肯定有琅琊王氏的支持。
刘道规忽然想到王谧,经常在京口走动,结交北府中人,未必不是提前布好的一步棋……
这时孟干之回来了,见了高珣,欲言又止。
刘道规道:“有什么就说,高兄不是外人。”
孟干之这才开口,“查到了,蒯恩今日去见了刘毅。”
“蒯恩是刘毅的人”刘道规眉头一皱,仔细一想,非常有可能,刘毅在广陵一带黑白两道通吃。
盐渎那么大的一块肥肉,或许他早就参与其中。
不,如果蒯恩是刘毅的人,那么刘毅早就知道盐渎是自己的劫的,以他的性子,为了立功,早就捅了出来。
蒯恩与他接触,应该还有其他什么隐情。
刘道规对此人越来越感兴趣了,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非常欣赏他的胆气。
当日在盐渎若没有他出手相助,没那么容易得手。
孟干之道:“目前尚不得知。”
“你继续盯着他们,不要惊动他们。”
“领命。”孟干之拱手而去。
高珣道:“刘毅党众极多,野心不小,先前投靠司马道子,如今又想投靠王恭一系,道则定要当心。”
“此人志大才疏,首鼠两端,终会作茧自缚。”
刘道规不怎么看得上这位同宗,司马道子和王恭不是他想投奔就能投奔的,人家未必拿他当回事……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诚信,人无信不立,翻来覆去反复无常之人都走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