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此举,甚至遭到了不少重臣的反对。就连与刘平关系极为亲密的荀封,都觉得此事太过离谱。荀封认为,应将军权交给刘德然,政权仍由刘平执掌,如此二人相互制衡,方能更加稳妥。
这并非信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关乎大汉江山社稷,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风险。然而,刘备却认为荀封想太多,坚信刘平绝不可能背叛自己。
实际上,所有人都不如刘备与刘平彼此了解得透彻。
一方面,正如刘备所想,刘平对刘备忠心耿耿,绝无背叛之意,更无心觊觎汉王之位;另一方面,即便刘平真有此想法,也难以成事。若在刘备在世时,刘平妄图造反,那么凉州的张飞、荆州的关羽、南海的赵云等一众大将,决然不会追随刘平
这,才是刘备最大的底气所在。当然,这些心思,他们兄弟二人心中明白便好,无需对外言说。
在苦斋之中,刘平与董川又深入交谈了许久,话题主要围绕大汉永存党的发展。如今,大汉永存党已发展至拥有上千名成员。
其中,官员占比三成,其余大多是各地学社的学生与老师。如此大规模的结党行为,已然引起了诸多关注。此前,刘备就收到了弹劾大汉永存党的奏章,只是一直无暇处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是在结党营私,甚至已有不少成员心生退意。” 董川面露担忧之色。
刘平却微笑着宽慰道:“此问题不难解决,你不必忧心。待大王归来,我会上书陈情,为你们化解这一困境。你们当下要做的,便是告知所有党员,加入大汉永存党,首要任务便是为了大汉永存这一崇高目标奋斗终生。只要你们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便无人能够撼动你们,明白吗?” 刘平说道 “一心为公” 四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董川闻言,神色一凛,坚定说道:“丞相放心,吾等定当铭记于心。”
见此,刘平继续说道:“其实你们现在遇到的情况,很好解决。既然他们觉得大汉永存党是在结党营私,那就允许他们也结党便是了。”
“啊?”董川愣了一下。
刘平笑着解释道:“大汉永存党接受任何竞争,包括其他人组建的新的党派。有句话你要记住,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董川不理解。
刘平摆摆手:“你以后会明白的。”
其实他推动董川去搞大汉永存党也好,现在跟董川说要允许其他人结党也罢,其实有一层只有他跟刘备两个人才知道的深意。
之前曾经说过,如今刘备麾下有很多派系,各个派系之间又相互联系,关系也是盘根错节。刘平在推动董川搞大汉永存党的时候,就想到了,完全可以让这些人以党派的形式存在。
之后内部制衡、权力约束等等,就可以有更加清晰的目标。哪怕最后,某一个党派一家独大也没关系,党派内部肯定也会有各种派系,派系之间的相互掣肘,也会达成政治平衡。
也是这个想法,让刘备放任了大汉永存党的存在。
当然,刘平心里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如今这个时代,还是处于皇权与相权相互制衡的政治生态,但是后续皇权会一步步加强,直到明清时期,皇权对达到顶峰。
这其实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将国家的发展寄托于君主的个人能力上,实在是不保稳。如果大汉永存党,或者任一党派能够最终脱颖而出,那么党派本身的力量是足以撼动皇权的。
至少可以阻止皇权泛滥。
这有利于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