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虽不多,但传达了一个信号,天子一直在关心他们。
如此谁不在战场上拼死效力?
谁还觉得明日天不亮就要换上冰冷的甲胄出营是折磨?
恍惚间,荀彧怔住了。
他发现一个问题。
潜移默化中,汉军的地位和形象正在不断拔高。
曾经那一句汉民子弟兵,极大的拉近汉军与百姓的关系,双方和睦相处。
汉军足粮足饷了,再加上有监军的约束,没人去抢百姓的东西。
那一句民有折损,长史下狱,别说汉军,汉吏明面上都得对百姓客客气气的。
直到现在,又是在潜移默化中,参军似乎成了百姓极高的荣誉。
司州军征兵时,优中则优,依旧掀起狂潮,报名者不计其数。
而被选中之人,司州军驻扎在河内的大营,会派出兵卒亲自前往集中迎接,每到一村,敲锣打鼓,亭长、里正等夹道欢迎。
如此景象,就连史书中都难以寻觅。
继续下去,谁敢亡其汉?
哪个异族敢深入汉地?
战端一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三千万汉民就是三千万兵!
荀彧望向天子,眼中除了震撼,还有浓郁的敬佩。
这是何等的雄主。
章德殿议政间,外面传来脚步声。
鲍信来到殿门口,声音略带颤抖的喊:“陛下,臣有事要奏!”
他的声音打断了殿内众人。
刘辩望向门口,见鲍信那激动的面孔,心中一动。
皇甫嵩回来了?
“进殿奏吧。”
“喏。”
鲍信站在门口,抖了抖身上的薄雪才踏入内,当着众卿的面抱拳道:
“启禀陛下,传令兵挟十万火急奏报来报,皇甫嵩平定冀、幽二州,二州已无叛军存在,皇甫将军共收到降兵十五万,俘虏五万,请陛下定夺。”
“另外,皇甫将军奏报,冀、幽二州需要朝廷派遣官吏,幽州牧刘虞正在主持二州事宜。”
“皇甫将军大军回师,各路兵马返回兖、青二州,兖州牧刘岱、都督徐晃、青州牧杨修、都督于禁上表,随时准备改编。”
兖州都督从曹操到曹仁,后来在皇甫嵩统筹大军进入冀州前,刘辩做了些调整。
以徐晃为兖州都督,待冀州平定,改编统筹一万五千兖州军。
于禁为青州都督,将来可以改编统筹一万五千青州军。
还有夏侯惇,当时被刘辩任命为建武将军,改编统筹边防第三军。
曹洪为都护将军,改编统筹边防第四军。
刘辩当初下了严令,冀州战事结束后立马开始,昭宁二年就要派上用场。
还来得及。
大臣们听到消息,兴奋和惊喜将他们填满。
冀幽二州收入囊中了。
不像以前,冀州名义上虽属于朝廷,但听调不听宣。
如今局势有着很大的不同,朝廷将直接掌控天下半数人口。
掌管的人多了,三公九卿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当然,也有人忧虑,比如王允。
要知道,现在皇甫嵩手上直接掌管的人马,几乎有五十万了。
包括徐、豫二州的曹仁。
短期人家忠诚,但架不住别人劝谏,万一闹出点祸事,徐、豫、青、兖、冀、幽六大州,除了刘岱和杨修的备倭兵,可全听皇甫嵩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