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道观不仅在京市出名,在全国也是享有名誉。
楚家两老每月都来。
一小时后,两人到达了道观,香客依然川流不息,香火鼎盛。
看着顾音往东侧走,队长一边跟上一边疑惑:“不去正殿吗?怎么往旁边走了?”
顾音边走边道:“他们来这边,求的是平安,三宫殿在东侧,我们往这边走就对了。”
队长一个老外,肯定不懂这些,不过看着顾音没有迟疑的脚步,他疑惑了。
“你怎么对这里那么熟悉?来过吗?”
顾音眼睛一闭,之后继续睁开往前走:“来过。”
“也对,你们家在京市,这里香火那么旺盛,你们肯定来过。”
顾音轻笑了一下,点点头,没有过多解释。
是来过,上辈子来过。
穿过偏殿,两旁种着银杏树和黄山松的空旷之地,摆着大香炉,香火依然旺盛,保平安的人,不在少数。
这里大多都是因为慕名特意过来的人,或者是本地专门过来上香的香客。
像楚家两老定时过来的信众,这会儿应该在后面的静室里抄写经文。
顾音把伞递给队长,接过小道士递过来的香,点燃后祭拜了一会儿,让对方拿去插上。
看着眼前熟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顾音闭上了眼睛。
上辈子的事一帧又一帧在脑子里循环播放,无论是求赐福,还是求超度,又或者是求解除灾厄,她长跪在此不知多少时日,灵与不灵,全看自己。
过往云烟,如今只求天官赐福,佑护众生,保护楚宴平安归来。
观里的小道士见这位女士如此熟悉这里,以为对方是善信,等她起身之后,笑着打了招呼。
“这位信众,是否需要安排静室?”
顾音摇头:“我是过来找人的,楚家两老是不是在这边,您带我过去一趟,我是他们的家人。”
小道士闻言点点头:“您跟我过来。”
两人走到了一处院子,小道士让顾音留步,自己先去问问。
不一会儿,两老跟着一起出来了。
“阿音怎么回来了?!你爸怎么没有和我们说一声!这孩子!”楚老太太高兴得小跑过来。
顾音立马迎了上去:“奶奶您慢点!我爸当时回去,您俩刚刚进静室,他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所以我这不是过来找您和爷爷了嘛!”
老爷子也笑着上前:“回来就好,待几天?”
“这次在家五天,阿爷说明天咱们两家都去农场玩玩,您两觉得怎么样?”
“先去静室喝茶,外面天太热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