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牛车消失,陈及冠转身返回。
沿着走廊朝学堂走去,张银宝和郭和刚好从学堂出来,看方向是要去茅房。
“冠弟~”
张银宝看见陈及冠,立马露出委屈的样子,眼巴巴看着他,好似多日未见心上人一般。
陈及冠手臂上起了鸡皮疙瘩,“张兄,何故作如此姿态?”
张银宝幽怨看着他,“你不知为兄有多想你,你和徐锦书去了乙班,独独留下我一人在丙班,每日食之无味,只能埋头苦学,期待早日跟上你二人步伐。”
陈及冠指了指郭和,“这不是还有郭兄作伴吗?”
郭和尴尬笑笑,他的存在感不高,自从陈及冠离开丙班后,他与张银宝的交谈也算不得多。
张银宝看了他一眼,抱歉笑笑,明显意识到刚才自己说的话不对。
“冠弟,茅房,同去?”
陈及冠点点头,和他们一起朝茅房走去。
“冠弟,昨日的文会如何?听说你等大出风头了?”
张银宝好奇追问,眼里满是向往。
陈及冠点点头,“还算没有丢了夫子的脸面。”
随后,他大概说了一下昨日文会的过程。
张银宝羡慕的眼珠子都发红了,一拍大腿,“可恨我不是乙班学子,不然也能跟着你等去长长见识。”
“张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勉学习,定能早日升到乙班。”
张银宝重重点头,“明年我定要升到乙班,和你们一同学习。”
陈及冠笑了笑,没说话,明年他估计也不在乙班了,说不定连甲班都不在,直接去参加童试科举。
甲班并不会教授新的内容,只是让学子自己巩固,等到有把握的时候去参加童生考试。
因为从启蒙班到乙班,对于寻常人来说,时间跨度还是蛮大的,有些知识不可避免会遗忘,这才需要加强记忆。
但对于陈及冠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存在,先不说他本身记忆力就比较出众,再来他学习的进度很快,四书五经的内容还不至于达到遗忘的程度。
所以他隐隐察觉到夫子对他的安排,等今年把孝经论和试帖诗学完,明年就可以去参加科举了。
离开走廊,风雨拂在脸上,不禁让人感觉冷飕飕的。
寒来暑往,此刻已经具现化。
张银宝不断追问昨日文会的细节,当听到白马镇上的私塾也有一个十岁神童时,愤懑不已,坚定道:“此人绝无冠弟聪慧。”
“张兄,莫要小觑他人,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张银宝拍着胸脯,“冠弟,你乃是我所见最为聪慧之人,不该妄自菲薄。”
陈及冠不想在这个话题多说,转移话题道:“近来学业如何?”
张银宝挺起胸膛,“尚可,你的法子当真好用,用炭笔来记录夫子所学,将古代先贤之说总结归纳,分成板块教学,令为兄受益无穷。”
“能帮到张兄,如此便好。”
在丙班待了半年,他的学习方法也传授给了同窗,运用的是前世的学习方法。
四书五经中有许多学说是相通的,意思可能大差不差,放在一起学习记忆,进度会提升许多。
来到茅房,陈及冠解开腰带开始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