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程龙还有些犹豫,张辰干脆道:“这部《2012》,我不确定你拍完之后能不能找到一条自己正确的路,但我能确定,《2012》一定会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说完他就将‘2012末日假说’又给程龙讲了一遍,程龙终于知道为什么剧本要叫这个名字。
他长期在欧美厮混,‘2012末日假说’的说法他也听说过,确实流传甚广。
张辰的这部灾难片,蹭这个热度,只要特效不差,没准真的会成功。
“好,我同意了,我们就拍这部《2012》。”
大哥也不是矫情的人,当场就决定下来。
“那好,接下来还有一些事情我需要你和我保持同步……”
张辰将他的打算和程龙全盘托出。
“只有我俩和中影保持一致,才能有足够的话语权……”
“当然没问题。”
……
几天后,媒体都在热议张辰探班《功夫之王》剧组,纷纷猜测张辰此举另有寓意。
傻子都知道,张辰和华谊不对付。
张辰去探班华谊的电影项目,替他们贡献热度,疯了吗
然后就有人联系到前一阵疯传的张辰将与程龙合作新片的新闻上。
大家纷纷讨论,越琢磨越是这么回事。
又媒体想要找张辰确认,却发现人又不在国内了。
此时的张辰已经坐在了大卫海曼的办公室里。
“亲爱的张,我前一阵听艾德兰说你来了好莱坞,正想找你喝两杯,又听说你回去了……”
“所以我又来了”
“哈哈,别开玩笑了,我知道,你今天过来肯定有别的事……”
“《环太平洋》的成片片段你看过了吗”
“当然。”
大卫海曼点了点头,他是《环太平洋》华纳方面的制片人,对电影的制作进度当然心知肚明。
“华纳方面对电影的态度是什么”
问道这个问题,大卫的脸上露出笑容:“张,这正是我前两天想找你的原因,公司上下经过评估,认为《环太平洋》是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我代他们向你表达最诚挚的歉意,之前,他们低估了你的潜力……”
老外都是很实际的,你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让他们叫爸爸都没问题。
对张辰表示善意,也无非是为了以后可以继续合作罢了。
这下张辰心里有底了,直接从包里拿出《2012》的剧本。
确切的说,应该是策划书。
“这是什么”
大卫接过,看到《2012》这个名字后意识到什么,然后安静的开始翻看。
半晌后,重新抬起头。
“剧本是你写的”
“对,已经在编剧工会注册过了。”
大卫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防他们一手罢了。
这么做没问题,先小人,后君子。
犹豫了一下后,大卫还是说道:“剧本卖不卖”
张辰笑着摇摇头:“不买,这个剧本我要自己拍,而且就是最近……”
大卫闻言皱起眉头:“我如果记得没错的话,你从来没有执导灾难片的经历……”
张辰没有丝毫回避的意思,干脆承认道:“没错,但《环太平洋》之前,我也没执导过科幻片。”
这下轮到大卫不知道说什么了,半晌后:“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故事,想把他拍出来,全球上映。之前我和华纳之间合作的不错,我希望延续这种合作。”
大卫不置可否,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的敲击,显然在思考。
张辰也不打断他,静静的等待。
看着面前的华夏导演,大卫权衡利弊。
对于张辰的才华,他显然是认可的。
第一次拍摄动作电影,就能拍出《飓风营救》这样的爆款。
第一次执导科幻片,搞出的《环太平洋》也被公司认定为精品。
张辰无疑是个人才。
从个人角度,他认为《2012》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但公司考虑问题,不会从个人角度。
大卫觉得张辰还是有些飘,决定打击一下他。
“你恐怕还不知道吧,大卫艾默里奇也在筹备类似的项目,据我所知,也是关于2012世界末日的,对了,你应该知道大卫艾默里奇是谁吧……”
他想看到这个年轻导演惊慌失措的表情,但注定要失望了。
张辰似乎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不仅不惊慌,还笑着说道:“我知道,我还知道他合作的是哥伦比亚和福克斯……”
这他么就有点尴尬了。
事实上,华纳也对此颇有微词。
艾默里奇最初的《独立日》《哥斯拉》都是与华纳兄弟合作的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不知道为什么,前几年的《后天》,突然撇开了华纳,发行也换成了福克斯。
最近正在商谈的《2012》,更是选择了哥伦比亚,发行同样是交给了福克斯,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华纳。
大卫没想到张辰对这些知之甚详。
张辰觉得时机到了:“你们既然知道艾默里奇也在筹备类似的项目,应该对项目的前景也做过调研,知道这个项目的盈利空间。
另外,我再说一下我的诉求。
这部电影,中方投资50%以上,具有绝对主导权。
当然,我也会保证华纳方面的利益,全球发行工作交给你们,加上剩余的份额,足够你们赚的盆满钵满。
男主角是程龙,剩下的角色你们可以推荐,但最终是否录用由我说了算。
此外,最终剪辑权是我的。”
张辰一口气说出自己的诉求,大卫一脸无奈:“张,你给我出了好大的一个难题……”
张辰摇头:“你错了,大卫,我是在给你们机会,鉴于《环太》项目我们的良好合作,我愿意延续这种方式,但如果你们不接受,那我只能去找其他几家,我想,总能找到合作伙伴的……”
大卫再次苦笑:“好的,我会和公司传达你的诉求,希望我们还能继续合作。”
“是的,希望我们还能继续合作,那么,三天怎么样,我的时间不太多……”
张辰离开后,大卫看着手中厚厚的策划书,再次感叹张辰的才华。
那些特效镜头,张辰都配有故事板。
以大卫多年的经验,几乎可以肯定,如果那些镜头被做出来,绝对会成为影史经典。
但公司怎么想的,他也不确定。
摇摇头,决定不再想这些。
起身,拿着策划书前往总裁办公室。
半小时后,华纳一众高管和评估部门齐聚会议室。
大卫将张辰的诉求代为转达,并且将策划书传看。
“哥伦比亚也在筹备类似的项目,导演是大卫艾默里奇……”一名高管说道。
“我觉得题材撞车,这恰恰说明了这部《2012》的题材是没问题的,艾默里奇在灾难片这方面的眼光是经过验证的……”另一名高管说道。
“评估部门怎么说”总裁问话。
“根据我们的估算,项目的制片成本大概在1.2亿-1.5亿美元之间,除了特效这块外,最大的不确定项是导演和主演的片酬……”
“程龙的片酬是多少”
“策划书里没写,但他最新的作品《尖峰时刻3》里是固定片酬1500万美金+15%的毛利润分成。”
“那么张辰呢”
“《环太平洋》,他的导演片酬是500万美元+8%的毛利润分成。”
“为什么会有毛利润分成”
“是他自己要求的,他愿意降低固定片酬,改为固定片酬+毛利润分成的模式。
我们考虑到这样可以降低资金压力,就同意了。
并且一开始想改为净利润分成,但他明显很明白这套,咬死了必须是毛利润,就是这样。”
大卫海曼摊了摊手。
在好莱坞,所谓的票房分成一般都是毛利润分成,也就是发行方和院线分成后的票房减去制片成本。
而净利润分成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减去发行费用,税费等一系列其他的费用。
所以净利润分成很容易通过做高发行成本搞成不挣钱或者赔钱。
《哈利波特》就是用的这招坑的那些小演员。
《指环王》也是用的这招坑的导演彼得杰克逊。
但显然,这两次案例之后,大家都明白了这里面的猫腻,想再用这个坑人就没那么容易了。
最明显的表现,没人愿意再签净利润分成了。
拍摄《环太平洋》时,张辰因为没有过成功案例,属于弱势地位。
按照常理,根本不可能拿到分成。
但这部戏华纳出资并不多,连30%都不到,再加上张辰愿意自降片酬,华纳就同意了。
现在看了成片,有些后悔。
可后悔也没用了。
“好了,我们还是将关注点多放在现在的项目上吧,谁能告诉我《2012》,你们觉得到底能不能做”
总裁发了话,几位高管和评估人员都在思考。
等了一分钟没人说话,总裁的目光环视一周,最终落在大卫海曼身上:“大卫,你是优秀的制片人,你觉得怎么样”
大卫知道躲不过去,干脆道:“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会……”
“你觉得这是一次机会”
“是的。”
大卫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们与罗兰艾默里奇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他现在有项目也不愿意与我们合作,那我们就有必要开辟新的灾难片市场。
张辰是个不错的选择。
《环太平洋》就不说了,我相信大家对于他的才华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就说《2012》,从策划案上我挑不到任何毛病。项目背景,盈利前景,制作的细节,看的出来,他准备的非常充分,而且足够精彩,那些故事板大家看了吗,充满奇思妙想,即便是艾默里奇亲自来,也不过如此了吧。”
“有没有可能把剧本买过来,我们自己操作,或者拿着剧本和艾默里奇合作”
这时候,突然有一名高管说道。
大卫摇摇头:“我问过了,他拍摄的决心很强,不可能出售的。”
“那有没有可能,我们自己搞,找一个有经验的导演……”有人出了一个馊主意。
大卫继续摇头:“那样只会彻底得罪他,如果他真的成长起来,我们就相当又错过了一个艾默里奇,甚至是卡梅隆……”
众人闻言,都沉默下来。
在好莱坞,六大是牛逼,但如果没有大导演和你合作,照样会衰落。
要不,现在的六大是怎么来的。
要知道,好莱坞最初可是八大。
“你继续说”总裁又道。
“我的建议是,尽量合作,与张辰乃至中国官方保持良好的关系。
他的那些要求,其他的都可以答应他,但最终剪辑权这个不行,但可以同意让他先剪辑一版,如果合格,那就用他的,或者亚洲版本的以他的为主……”
“ok,就按你说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