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轻柔地拂过汴京城的大街小巷。
中秋佳节的喧嚣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还弥漫着节日的余韵。
但对于大宋的太子晁雄征来说,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翌日清晨,旭日初升,金色的阳光洒在皇城朱红的宫墙上,更添几分威严。
晁雄征早已换下节日盛装,一身素色长袍,显得格外精神。
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早已等候在宫门外的马车。
“去太学。”他简洁地吩咐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马车辚辚,驶出宫门,向着太学的方向而去。
沿途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窃窃私语。
自从这位年轻的太子监国以来,一系列的新政让大宋焕发出新的活力,百姓们对这位年轻的太子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太学,大宋最高学府,此刻正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之中。
太学长官早早地率领几位官员等候在门口,一个个衣冠楚楚,神情紧张。
他们知道,今日太子殿下要来太学讲学,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马车缓缓停在太学门口,晁雄征从马车上走下来,目光扫过迎接的众人,微微点头示意。
太学长官连忙上前行礼:“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免礼。”晁雄征淡然说道,随即迈步走进了太学的大门。
太学的大堂内,早已挤满了人。
除了自愿前来听讲的太学生之外,还有不少闻风而来的官员,甚至还有一些好奇的百姓。
大家都想亲眼目睹这位年轻的太子是如何讲学的。
晁雄征环视一周,看到济济一堂的人群,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他知道,今日的讲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授课,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一场新旧观念的交锋。
“诸位,”晁雄征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今日孤来此,是为了与诸位共同探讨一门新的学问——数学。”
他的话音刚落,大堂内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数学?
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在他们看来,算术不过是商贾之术,与治国安邦的大道理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太学长官也有些担忧地走到晁雄征身边,低声道:“殿下,这数学之道,恐怕……”
晁雄征明白他的意思,微微一笑,说道:“无妨,孤今日就是要让大家看看,数学的魅力所在。”
说罢,他转身走向大堂中央的讲台。
两名亲兵早已将一块巨大的黑色木板挂在了墙上,旁边还放着一盒白色的粉笔。
“殿下,这……”太学长官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不禁有些疑惑。
“这是黑板,这是粉笔,”晁雄征解释道,“有了它们,教学就更加方便了。”
他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数字:1、2、3……
众人看着这些奇怪的符号,都感到一头雾水。
这些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
它们又有什么用处呢?
晁雄征没有理会众人的疑惑,继续在黑板上写着,同时开始讲解:“这些符号,代表的是数字,也就是数量……”
为了方便讲解,晁雄征还让人提前印制了一些简单的教材,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是……”众人翻看着手中的书册,上面除了那些奇怪的数字之外,还有一些更加奇怪的符号:+、-、x、÷……
“这些是加减乘除的符号,”晁雄征解释道,“它们可以用来进行各种数学运算……”
他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演示,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大堂内,起初还有些嘈杂,但随着晁雄征的讲解,渐渐安静下来。
大家都开始认真地听着,看着,思考着……
一些太学生开始尝试着用手中的书册进行简单的计算,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如此!”
“竟然如此简单!”
“这数学,还真是奇妙!”
然而,也有一些太学生对这门新的学问充满了抵触。
“这算什么学问?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罢了!”一个太学生不屑地说道。
“就是,我们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里需要这些旁门左道?”另一个太学生附和道。
晁雄征并没有理会这些反对的声音,继续着自己的讲解。
他知道,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遭到一些人的抵触,这是不可避免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中午。
“好了,今日就讲到这里,”晁雄征放下手中的粉笔,说道,“明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