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章 东归(2/2)

而皇帝,他既不想明晃晃地把端淑长公主弃之不顾,承担不孝不悌的骂名,又不想冒着触怒达瓦齐的风险强行接回端淑长公主。设想要是达瓦齐真的作乱,他赔了公主又折兵,同样要背上糊涂昏聩、因小失大的骂名,所以才弄了这一出,既可以避免决策,顺便还能把如懿搪塞过去。

现在两名阿哥提出此事,又有这几名近臣附和,他顿时不高兴了,朝会上不好发作,下了朝却立刻把永璜和永璋叫来斥责一番,让永琏也过来听着。

永琏听完,道:“皇阿玛,大哥与三弟是希望皇阿玛一全兄妹之情,孝悌之义,然而皇阿玛夹在国与家,公与私之间,往往两难。”

皇帝顿时满意,问道:“那么,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啊?”

永琏道:“儿臣以为,皇阿玛既然已经回绝了达瓦齐迎娶端淑姑母的请求,那么达瓦齐还将姑母扣在准噶尔境内,这便是想将端淑姑母当成人质。设若将来准噶尔果有兴兵之事,大清将士势必顾虑姑母而束手束脚。达瓦齐多一枚棋子在手,是助长了他的气焰,陷大清于被动。”

其实永琏表达的还是要把长公主接回,但是这个说法在皇帝听来就悦耳多了,而且确实有道理。

他于是接着问:“然而,若是强行接回端淑长公主,会不会当下就惹怒了达瓦齐?”

永琏道:“达瓦齐本系别支,兴兵作乱,自为台吉,实为篡位谋逆之辈,名不正言不顺,才会想着迎娶端淑姑母,以额驸身份巩固地位。若是这个当口兴兵,届时后院起火,再出个与他一般的台吉,达瓦齐又当如何?他既然能攻杀多尔扎,想必懂兵法,应是知道‘主不可因怒而兴师’的道理的。”

皇帝听了永琏之言,陷入沉思。

而太后,从永璟生下来到过世这段时日就没有一日顺气的。

如懿都四十多岁了,早产难产也是常有的事情,她自己挺着大肚子还非要跑到寿康宫招惹自己,结果在寿康宫出事,弄得自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现在皇帝从年过完后就不见自己,问就是朝堂之事繁忙,他又伤心永璟薨逝,身上都不大好了,还请皇额娘体谅,皇额娘要是实在焦心,干脆及早回清漪园为恒娖妹妹祈福吧。

她一面为女儿焦心,一面又怨如懿,这时,皇后身边的璎珞却给她出了个主意。

“如今事情的症结,在于如答应。您不如去探望如答应,好好说说此事。”

太后道:“哀家服软,如答应就会帮哀家向皇上进言,接回恒娖?”

璎珞狡黠一笑:“她能帮谁呀?要的就是她不帮您。”

太后也是病急乱投医了,当真放下身段去了趟渺云阁。

如懿嘴上说不怪太后,实则全程带着得意的微笑,只是说自己不能置喙前朝政事,直到最后才说:“儿臣也已为人母,皇额娘此心,儿臣懂得。”

如懿由容佩扶着去了一趟养心殿,这时,皇帝正在看舆图,思索着永琏说的话。

此前容音已经来过一次,状似不经意地告诉他,太后似乎去寻了如懿。

“皇额娘想来是过意不去,再有就是为了接回恒娖妹妹,才纡尊降贵。”

此时如懿到来早在他预料之中,他便嘴上关心了一番。

如懿看向舆图,道:“那画着圈的,是准噶尔部和寒部。”

皇帝试着抛出一句话:“若是发兵攻打准噶尔,寒部出兵相助的话,那可就棘手了。”

如懿问:“那皇上要打这一仗吗?”

皇帝沉吟着,叹了口气,不置可否。

如懿的想法非人能明,只有不给明确态度,才能试探一二。

如懿道:“端淑长公主再嫁之事,皇上忧心,皇额娘也是,这与其两相里互相猜测,倒不如把心里的话说个明白。”

皇帝暗想朕早就决定不让恒娖再嫁了,现在纠结的只是要不要把她接回来,如懿这么说,难不成其实她心里很希望朕同意达瓦齐迎娶恒娖的要求吗?她对太后不是一向“我本将心向明月”的吗?难道真为了永璟怨上太后了?

于是他七分真三分假地试探道:“朕不想见皇额娘。”

如懿道:“皇上心里为难,是已经拿定了主意了,这能和前朝大臣说的事,也不怕跟太后坦白,如果皇额娘知道得比前朝大臣还晚,那就有违皇上仁孝治天下的本意了。”

皇帝思索了一下,道:“若是朕,说出的话难听呢。”

如懿道:“只要是真心的话就好。”(以上台词引用自原剧)

皇帝思来想去,只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不能再欠如懿一笔。

于是他没有依照如懿的话去见太后,而是召集军机大臣开会。

不久后,超勇郡王成衮扎布把写着“我大国无乘乱兴师之理”的上谕给达瓦齐的使者一观,接着以纯悫公主祭日将近,公主身为侄女要到喀尔喀部为姑母上香供奉为由,把端淑长公主接到喀尔喀部安顿下来。

而在科布多附近游牧的杜尔伯特部,与准噶尔部不睦已久,屡次遭受洗劫,此次公主从科布多回归大清,杜尔伯特部台吉车凌便率众护送公主入喀尔喀,顺势东归清廷。

杜尔伯特部归附,其中种种的事项极为繁琐,且端淑长公主之前乍逢大变,又被扣留许久,虽说达瓦齐衣食供给不缺,但长公主终究是饱受颠沛,身心俱疲,也需要好好地休养一番,才能经得起长途跋涉,因此成衮扎布上奏称,最好是在初夏天暖的时候再护送长公主踏上归途。

消息传到京中,太后和柔淑长公主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而端淑离开准噶尔后没多久,准噶尔内部便又爆发了一场内乱。

此前达瓦齐是与阿睦尔撒纳共谋,才诛杀多尔扎夺得汗位,如今达瓦齐成了准噶尔的新汗,阿睦尔撒纳这个最大功臣便提出要将准噶尔一分为二,与达瓦齐共同治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在哪儿都适用,达瓦齐很快就兴兵攻伐阿睦尔撒纳所在的辉特部。

阿睦尔撒纳不敌兵败,于是决定带着部落中两万人投奔清朝。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