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克己从礼也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
这样子的家族,怎么可能会让他们主家的大公子与寒门之子结义呢?
莫非是受了她的启发?
可是她当时爹不管娘不顾的,玉家也拗不过她……
怎么能拿来相比呢?
这赵雅姜,到底是怎么想的?
秋静淞有些失神地从宣室殿里出来后,把本来要做的事都放到一边,连忙让人去查探这件事情了。
这件事情,或许会比她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只期望赵雅姜自己心里能够有数。
可事偏不从人意。
常年打雁的猎人,也有被大雁啄瞎眼的。一直谨慎的赵雅姜,如今也正是精神松懈的时候。
其实,赵雅姜如今心里还是挺乐观的。
不止是他,所有与之交好的,譬如杜游之类,都在为他和孙余高兴。
——缘是由于昨日晴夫人到后一访书院,见过了孙余,十分和气的答应了他二人结义的事。
孙余至今也觉得有些不敢置信,那么高贵的夫人,居然会对他这么个傻小子温柔以待。
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
只有林说,真真切切收到过晴夫人不屑眼神的他,对这件事存了怀疑之心。
只是如今大家兴致高涨,他也不好说出来破坏气氛。
毕竟杜游还在提林说和十二皇子结义的事:
“……十二皇子的结义兄弟,咱们的林说,虽然出身寒门,可他去年写出了显世之文章啊。这就代表,一时的寒门不代表一世的寒门,到底咱们交朋友没必要太过狭隘,家室是不需要放在第一位的。”
赵雅姜看着孙余,忍不住点头这话。
秋静淞离开书院后的这些时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
赵雅姜与孙余初时时,只是因为他见不惯别人仗势欺人,所以搭了把手解围。后来慢慢了解到孙余这人沉稳的表面下是有些憨厚的性格,才算是与他正式来往。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赵雅姜的地方,就会出现他孙余。
孙余一直记得赵雅姜解围之恩,他承了情,就依着本性,在与对方的日常生活中,把他的大小事放在了心上。
同窗相助,同袍相携。
这种平淡透露出真情的日子,是赵雅姜从来没有过过的。
他一生下来就是天之骄子。
他家中有祖辈百年积累下来的富贵。
他的姓氏就代表着一种权势。
他的母亲出身于高门大户,他为嫡子,日后会是除了皇帝之外,赵国最有地位的人中之一。
他这辈子就犹如景德镇的上好瓷器,被匠人精雕细琢,没有半点遗憾。
可是孙余,却用水滴石穿的方法挖空了他的心。
他是最近才明白,他是不完美的,有些东西他是把握不了的。
孙余对他的好很纯粹,比父母的还要纯粹,他不想放弃。
他是世家大公子,他比任何人都有条件和权力去留下自己想要留下的东西。
崇明书院三年一期,如今已经过了两年。如今连上课时,夫子们都有意勾起他们的【离别】之情。
赵雅姜也想过和孙余离别之后的事。
可是那些都太可怕了。
他甚至梦到过。毕业后,和孙余分开,然后再见时,他已经被世俗磨去如今对他的纯粹,与常人无异。
一想到日后孙余可能会因为生存而讨好自己,巴结自己,甚至把如今纯粹的好拿来祈求他施舍怜悯,赵雅姜就觉得坐立难安。
孙余缺什么,他可以给,前提条件是他的心不能变。
如果现在就能让孙余共享到他的权利他的地位,那应该会是一种好办法吧?
结义的事,确实是赵雅姜看到林说想起来的。
他记起辛同舒还在时他们兄弟二人的相处,那么自然,没有任何肮脏的,不洁的心思。
想必就算是在十二殿下面前,他们也是同样的样子吧?
既然结义能保留住那份美好,赵雅姜为什么不去做呢?
他找到孙余,在经过他的同意后,赵雅姜给奉阳寄去了书信。
这真的是这么多年,他唯一想抓住的东西。
他满怀期望。等回信的日子,赵雅姜每一天都过得很忐忑——他担心家里人不答应。
他这时也隐隐有些后悔,因为一时冲动而做了没有仔细思量的事。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内心深处确实强烈渴望着这件事能成。
昨天,他的母亲来了。
赵雅姜没有想到会把她惊动,当时看到母亲的第一眼,他的脸都被吓白了。
他恐惧母亲,甚至过于父亲。
可是还好,两年未见,母亲的脾气似乎变得好了些。她当时对孙余的态度,可以说是如沐春风。
她甚至还当场答应了这桩事。
赵雅姜与孙余结义要摆的礼台早就做好了。
他还特意请来朝廷派下来的学监容晏容大人主持这场结义。
山长沈涌做见证人。
孙余父母早亡,如今既然晴夫人来了,那么家长位也有人坐了。
万事俱备,乐见其成的沈涌便当时提议就在第二日进行仪式。
晴夫人也答应了。
晚上她是在书院中的客房里歇息的。
她对待任何人都是一幅笑脸,仿佛是天底下最和善的人。
※※※※※※※※※※※※※※※※※※※※
最近忙,不好意思。接下来应该能日更。
这几天断的等稳定了加更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