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章 岳砦(2/2)
岁月如梭,清朝雍正年间,孟姓人家也来到了岳砦村,在此安家落户。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发生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当时,娄伟在归德府(今商丘)担任官职,他为官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的爱戴和赞誉。乾隆皇帝听闻娄伟的事迹后,对其父亲娄望举和母亲的教子有方深感钦佩,于是特地下旨封赠娄望举为修职郎,母亲为八品孺人。
这道圣旨不仅是对娄伟一家的褒奖,更是对他们品德和家教的高度认可。为了纪念这一殊荣,娄家后人将圣旨原文以满汉文对照的形式刻成石碑,并将其立在村中。圣旨碑的基座是一只石鼋,而碑文则采用满汉文对照的方式呈现,其中“圣旨”二字更是乾隆皇帝的亲笔手书,旁边还有放大的皇帝御印。这样的圣旨碑在全国范围内都实属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成为了岳砦村的一处重要文物古迹。
据记载:岳飞的第五个儿子岳霆出生于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遇难的时候才5岁,跟着母亲和哥哥一同被流放。他本名岳霭,后来孝宗赐名岳霆。岳飞冤案被平反后,岳霆入朝为官,担任过朝散大夫,监潭州守宗正节使,宋宁宗赠修武郎、阁门祗侯。
如今,岳砦在郑州市金水区,那一片区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商店、餐馆、咖啡馆等各种商业设施一应俱全,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人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
在这里,我们想起费孝通先生的着作《乡土中国》中的一句话: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