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林北骑着马,在行进的大军中缓缓前行。他抬头仰望着那片湛蓝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感慨。口中喃喃自语道:“估计公孙瓒已经回到幽州了吧。”
事实正如他所料,此时此刻的公孙瓒正心急如焚地率领着他的白马义从,在幽州边境的平原上疾驰。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抵达右北平土垠。因为他的一家老小以及众多白马义从的家人们都在土垠城中等待着他们的归来。
白马义从作为一支轻骑兵,速度自然是极快的。他们如同一阵白色的旋风,在草原上疾驰而过。然而,在白马义从这支队伍的后方不远处,却紧跟着另一支兵马。
这支兵马的规模虽然比不上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但为首的三人却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正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他们与公孙瓒一同归来,并且还从刘虞那里借来了一支兵马,目的就是要帮助公孙瓒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一切。
刘虞,这位大汉最后的忠贞之士,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中闪耀着光芒。然而,命运似乎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让他降生在了一个错误的年代。
身为汉室宗亲,刘虞本应顺理成章地登上那九五之尊的帝位,成为天下之主。然而,他却宁愿选择匡扶汉室,坚守着对汉朝的忠诚,而不是追逐权力的巅峰。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独树一帜。
与刘表和刘焉这两位汉室宗亲不同,刘虞对汉室的忠诚可谓是天地可鉴。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恢复汉室的荣光,让大汉重新崛起。
历史上,袁绍曾想立刘焉为帝,以此来掣肘董卓手中的汉献帝。然而,刘虞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个提议,他深知这并非真正的救国之道,反而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刘虞的部队是由汉人和胡人组成的,这种独特的组合体现了他的怀柔政策。他相信通过温和的手段,可以化解胡汉之间的矛盾,实现和平共处。
然而,公孙瓒却秉持着杀伐政策,与刘虞的理念背道而驰。这种分歧最终导致了两人的分道扬镳,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此次调兵协助公孙瓒,并非是刘虞对公孙瓒个人的支持,而是因为公孙瓒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证明了他对大汉的忠心。
而林北的背刺行为,显然与董卓恶劣的行径如出一辙,都是对大汉的背叛。刘虞调遣王牌部队乌桓游骑援助公孙瓒,正是为了打压林北嚣张的气焰,维护汉室的尊严。
刘虞所推行的仁政就如同一个多面体,有着不同的面,而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有人对其赞赏有加,也有人对其嗤之以鼻。
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刘虞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对于他对胡人实行的怀柔政策以及仁政,他从未有过丝毫的懊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