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潜善咬牙切齿:“他这是诬陷!本官清清白白!”
“是吗?”
李纲从桌上拿起一本账册,“那请黄大人解释一下,为何你的外宅地窖中藏有八十万两白银?这些银子从何而来?”
黄潜善语塞:“这...这是...”
陈东乘胜追击:“还有,你写给钱多福的信中明确提到'老规矩三七分账',这又作何解释?”
黄潜善额头渗出冷汗:“本官...本官...”
赵鼎突然高声道:“带钱多福!”
门开处,肥胖的钱多福被押了进来,一见黄潜善就跪地痛哭:“黄大人!小的对不住您啊!他们用刑...小的实在熬不住...”
黄潜善见状,破口大:“污蔑!这是污蔑!\"
赵鼎冷冷地看着黄潜善说道:“黄大人,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如何抵赖?”
黄潜善此时如困兽般,眼神闪烁,却仍强撑着不肯服软,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嘴里还在嘟囔着 “阴谋,这都是你们的阴谋。”
李纲见此情景,心中暗叹,黄潜善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
于是,他向陈东使了个眼色。
陈东会意,从卷宗里取出一封密信,缓缓展开,念道:“宣和七年四月十五,黄潜善致信张益谦,‘近日军粮调配一事,需加快进度,按此前商议,从中截取三成,动作务必隐秘,不可露了风声’。黄大人,这封信可是你的手笔?”
黄潜善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体开始微微颤抖,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李纲缓缓起身,将一叠文书摊开在案上:“黄大人,这是从你书房暗格中搜出的密账,记录着四年来每一笔军粮倒卖的数量、经手人和分赃数额。”
黄潜善突然扑向案几,却被衙役死死按住。
他盯着账册上熟悉的字迹,突然癫狂大笑:“哈哈哈...好!好个李伯纪!本官认栽!”
“你以为扳倒我就能肃清朝堂?满朝朱紫谁手里干净?”
“住口!”陈东厉喝,“来人!拖下去!”
黄潜善被拖下去后,审讯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李纲、陈东、赵鼎三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凝重与坚定。
这桩贪腐大案牵涉之广,远超他们的想象。
李纲长叹一声,打破沉默:“看来,此次朝堂整肃,任重而道远啊。”
陈东紧握拳头:“哪怕前路荆棘密布,我等也定要将这些蛀虫一网打尽,还朝堂一片清明,给前线将士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赵鼎微微颔首:“陈大人所言极是。只是,如此大规模的清查,需从长计议,以免打草惊蛇,让其他贪官有机会销毁证据、转移财产。”
三人围坐在案几旁,对着堆积如山的账册和供词,仔细商讨后续的审讯计划与清查步骤。
李纲主张先从张益谦供出的名单入手,对涉及的官员逐个排查,暗中收集证据。
陈东则提议借用皇城司的力量,监视那些嫌疑官员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行动。
赵鼎认为,在调查过程中,要注重安抚民心,避免引起社会动荡。
商议妥当,三人将审讯结果详细禀报给皇帝,并迅速着手调查涉案官员。
……
蓟州府衙内,李世民收到了关于朝堂贪腐案进展的奏报。
李世民看完奏报,递给柳海魅:“魅儿,你看看,这些贪官真是胆大包天,竟敢把手伸到如此地步。”
柳海魅快速浏览完,美眸中闪过一丝愤怒:“陛下,如此下去,朝堂必将被这些蛀虫蛀空,西征大业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李世民起身,在堂内来回踱步:“传令给李纲,让他放手去查,不论涉及何人,一律严惩不贷。”
“朕倒要看看,这朝堂之上,究竟还有多少人敢与朕作对!”
此时,种师道走进堂内,拱手道:“陛下,据皇城司密探回报,西夏方面似乎因陛下‘病重’的消息产生了分歧,部分将领主张趁机进攻,而李乾顺则显得颇为谨慎,目前尚未有大规模的军事调动。”
李世民冷笑一声:“李乾顺这只老狐狸,果然不好对付。”
“不过,他越是谨慎,就说明他心中越是忌惮朕。”
“继续密切关注西夏的动向,一旦他们露出破绽,便是我军出击之时。”
种师道领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