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你们三个包庇作弊犯!枉为读书人!”
“就这样的德行如何做山长?石鼓书院的学生,都是这种鸡鸣狗盗之辈!”
“那个满嘴喷粪的,真是有辱斯文!脏了我的耳朵!”
……
马明博,赵信然和王宜春顶着谩骂声出了客栈。
许久之后,三人看了看周围没人跟着,赵信然才道:“我们这样算是给元盛添了几把火吧?”
马明博点了点头。
他们作为石鼓书院的山长何和先生,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不去找张晋和元弘毅就太不正常了,三人刚刚闹这么一出正好。
刚刚亲历此事的学子们,更加坚定的站在了张晋一边。
张晋回到房中,开始奋笔疾书,给宰相张治通报告好消息。
元盛一定是没有办法了,才会让山长和两位先生来当说客。
张晋再结合郡守的慌张,以及探听到元盛的情况,张晋判断计谋成功,这次一定会对晋冀党和元盛造成致命打击。
张晋写好信,将信件交给护卫,通过秘密渠道传了出去。
接下来几天,事情还在不断发酵,虽然第一天很多人怂了,但是大家对于郡守以势压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
张晋喊着口号,即使面对强权,也要追求公平正义,法不责众,我们一起去郡守府请愿。
第二天张晋又带着一些死忠去了,这给观望的学子莫大的信心!
第三天,第四天人越来越多……
京都,丞相府。
张治通看着陆陆续续收到的几封来信,笑出声来,“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张治通收到的第一封是元盛乡试中用了诗集中的诗赋。
第二封是李秘担任此次乡试的阅卷官之一。
第三封是元盛考得解元之位。
第四封是元盛作弊传言四起,他已经组织学生进行了第一波静坐,面对此情景,元盛慌了,元盛书院的山长和先生都被他请来做说客,雁门郡郡守李大同慌了开始强压,晋冀党慌了……
一切只需要按部就班,大事可成!
李秘呀李秘,枉你聪明一世,你可曾想过会栽在这个学生手里?
冯兴文张治通两位,可曾想过在这小河沟里翻船?
元盛这个小崽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既然如此,他只能辛苦辛苦,在收拾完晋冀党之后,顺手收了元盛的产业!
今天的月光格外皎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