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急忙拱手低头,但随即觉得不妥。
便拉着身旁的常升,一同鞠躬。
“臣确有不是之处。”
朱元璋并未理会他,又叹一口气道:“咱并非对臣子猜忌之人,也不怕你们立下的功勋过多导致无物可赏。就算没有赏赐的,难道你们就不再为咱效力了吗?即使没有赏赐给你们,请你们喝个酒吃个饭总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李景隆满面笑容,频频颔首。
而常升的眼眶却已湿润,“臣知道错了。”
朱元璋挥手示意道:“倒也不能全怪你,为臣者,怎会不考虑这些问题。但在咱们大明可不兴这个想法。本该明天是个欢庆的日子,你们也理应借此机会扬眉吐气一番,给你们的父亲长脸。”
“如今反倒让明天的朝会,变成了咱在众人前斥责你们。至于吃饭的事,就等到以后再说好了。”
话音刚落,朱元璋再次迈开步伐,向着山顶进发。
也许他已经充分休息过了,步伐较之前快了些许。
又或许,是他不愿在晚辈,面前露出衰老无力的样子。
常升跪倒在地,接连磕了几下。
李景隆原本想要上前,见到常老二这番举动,自己也只好依样行事。
待二人行礼完追上前去时,听到了朱元璋又说:
“倭州的事情,估计也该有个结果了。景隆这次回来就好好休息一番,同时在京师里协助大都督府处理些事务。听说南疆依旧动荡不安,你们已经快打进高原背面了吗?”
一听到自己此次归京后不必再回倭州的消息,李景隆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欢愉之色。
常升先是颔首表示肯定,旋即又摇了摇头:“我军现在从交趾出发,向西推进不过两千多里。为了稳固新辟之地,不得不将百姓迁至交趾、广西、广东和云南等地定居。”
“这样一来,虽能使地方稳定,但也大大拖慢了我们的进军步伐。臣下估计,至少还需2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彻底打到高原背面。”
朱元璋颔了颔首说:“咱也如此判断,那么就等今年结束之后,景隆你先去陕西都指挥使司任职。到时候看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西进或是深入南方,总之得把西部与南部连为一体不可。”
刚才还为免去了倭州差事,而暗自欢喜的李景隆,那片刻间的笑容随即散去。
虽说倭州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比起前往西北,却不知要好多少倍。
在那个岛上做事,至少不会遭到他人非议。
反观西北则是另一个局面。
那是大明固有的领土,到处都是大明子民。
常升略加思索了一会儿后,开口道:“皇上有收复西域之意?但……”
“但是咱却没同意大绅所规划的那条铁路?”
朱元璋转身,目光轻轻扫过常升,“他的计划过于仓促了,即便咱希望大明能够恢复往日汉唐之辉煌,也需要等到北方的事情,告一段落才能考虑此事。”
“另外,他提供的依据并不够充足,朝廷还需要更多令人信服的理由,才能着手实施这一工程。”
常升沉默不语。
这时候,朱标开口说道:“常升此番可以在京师多停留几日,也好让前线将士们暂时松一口气,有个喘息与整顿的机会。待处理完此次你跟景隆的晋封事宜后,还需再来一趟天钟山。”
“根据安排,信国公即将在此建立功勋陵寝,开平王爷和岐阳王爷也会在这重建衣冠之墓。到那时你们都要出席祭奠仪式,让先王们的英灵可以亲眼看到如今大明子孙已经长大,能够肩负起重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