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他也开始了自己的解释:“你们打算利用一个敌人,去打击另一个敌人,对不对?”
说完,他眨着眼睛望向朱允熥,似乎在期盼他的赞许。
然而,朱允熥仅是以一声简短的回答回应道:“接着说。”
“现今不见踪影的鞑靼王庭,就像是一群草原狼,而辽东地区像女真这样的部落就好比山中的老虎。”
“近来朝廷在处理辽东事务上,并没有太多动作,那边的各部也表现得十分顺从。如果现在突然要大规模介入辽东,未免过于突兀了。”
“我们毕竟还得讲究些脸面吧?既然不能直接出马干预,那就只能通过鞑靼人的力量让他们自相残杀起来,从而把整个辽东局面搅得一团糟。”
“等到那时候再派遣大军进入辽东,就能有个正当理由了。”
“等到最后解决掉了鞑靼的问题后,那些驻扎下来的士兵,就可以留在原地不走了。然后再以某种借口,让关内民众搬迁至此居住一段时间,辽东很快就会变成真正意义上,归于大明的一部分领土了。”
朱尚炳展开了双臂,在空中挥舞着,面容焕发着自信与光彩。
“我说得很清楚了吧?”
见没有得到立即的赞同跟赞美,朱尚炳忍不住又一次提醒了一句。
朱允熥接连颔首:“关于通知你四叔指挥东路军队的事情,就全靠你了。”
“啥?”
……
大青城楼顶。
这时已不见了朱尚炳的身影。
北边方向出现了一支骑兵,朝着大青山迅速前进而去。
朱高炽费力地支撑住身体,终于站了起来。
但是刚看了一眼远处那队骑兵,他就迅速垂下目光。
“难道你就不担心尚炳会耽误大事?”
朱高炽垂首低语,语气中透着些许不安。
朱允熥迅速摆手否认道:“他不会耽误的。
等他一路向北过了大青山,就会沿着斡难河追赶,直到进入四叔所在的东路军营区才会安心。”
阿卜只俺温和地说:“秦王世子确实很勇敢,只需经过几回战场的磨炼,必定成为罕见的良将。”
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赞誉,朱允熥与朱高炽两人相视无言,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后便沉默不语。
片刻之后,朱允熥打破了寂静,“大明不乏勇猛将士。”
“真正缺的是拥有全局眼光的将才。”
自打中山王离世,那群开国功臣也因年迈而相继离开前线。
自此之后,在大明军队里可以称得上是杰出将才的人越来越少。
燕王或许是位不错的大将人选,但是大明疆域广阔,仅有一位卓越的将领显然是不够的。
再说到正打算返回京师的征东将军曹国公李景隆,顶多算是具有些另类才能的武将。
至于负责南方战事的征南将军常升,则更像是一名稳健的老牌将领了。
能够独挡一面、有效管理边疆和外界事务的人物依旧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