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陈玉成朝梅锦堂拱了拱手,以示拜托。梅锦堂虽然年龄远比陈玉成大的多,可是陈玉成却是挂着布政使加衔,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陈玉成还有一个副都统这个正二品的大帽子,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说是晋南这方诸侯也不为过。且马上就是巡抚额尔齐木毕里克亲王的妹夫,绝对是得罪不起的人物。
见陈玉成向他拱手拜托,吓得连忙拉住陈玉成的双手,说道:“藩宪莫要吓煞卑职了。藩宪吩咐,锦堂谨记在心。请藩宪放心,藩宪交代之事,锦堂绝不敢违背半分。今有萧军门在此作证,锦堂若是不能完成大人吩咐,大人回来以后,自有锦堂头颅献上。”
“梅公切不可如此。今年关中已经难为大军提供足够补给,惟靠晋南补充。本官也是心忧乱局,得罪之处,还请梅公海涵。”陈玉成见梅锦堂竟然如此激烈,连忙赔罪道。
梅锦堂,字芳山,身为老派乡绅,素以耕读传家为傲,也是被程朱理学害的不轻。因为见过太多汉民被屠杀的惨象,所以对待会众心狠手辣,不过对汉民却是爱惜有加。就任西安练总期间,兢兢业业,采办军粮,劝粮纳饷甚为有力。原来的历史上曾因此保升为知府,加道台衔。这个位面因为陈玉成强占晋南,梅锦堂这个平阳府知府,却是实实在在干的道台的活。
“藩宪客气。藩宪与卑职虽就叛匪态度不同。可藩宪身为蒙人,却深念百姓疾苦,勤政爱民,锦堂深为大人叹服。况且大人交代,也是为了晋中百姓,为了剿匪大业,锦堂自当为之。只恨锦堂力衰,不能追随藩宪直捣黄龙,乃锦堂平生之大恨也。藩宪此去千万里,危险重重,还请藩宪多加保重。锦堂回去料理公务去了。”说罢一抱手,转身离去。
“多谢梅公。”陈玉成朝着梅锦堂的身影拱手说道。
说罢,又向萧志刚安排道:“子烈,我此去宁夏,少者半年,多者一年也不一定。晋南乃是我等根本,你一定要给我看好了。有两件事情你要注意,一是新兵训练,此次晋南太平军经过整编以后,还有五万之众。这些人家中都分有土地,大多心向天国,且身强力壮,都是当兵的好苗子,你一定要按照咱们训练陕西新军的方法给我练好了。若是你能将这只部队训练成为铁军,即使你未曾参加平叛,我也保你首功一件。”
本来萧志刚正为留守晋南闹意见,一听陈玉成这般说,心中才多少受到些安慰。不过还是心存侥幸,向陈玉成请求道:“总……哦,大人,不如这个首功给秦家兴好了,我带第二梯队去支援大人行不行?”说罢,看着陈玉成拉下来的脸,嗫嚅着补充道:“我不要功劳,只要跟随大人杀敌就好。”
“不行。”陈玉成并未迟疑,当即说道:“秦家兴打仗还行,只是谋虑稍浅,看事情不能深入,而且鲁莽毛躁,由我亲自带着还好些。你谋事周密,分析能力也强,处事也果断,我把你留下就是因为如此。而且晋南官员多是陕西团练出身的地主官员,他们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将土地完全分与百姓还很难说,这事情你要多操些心。若是一旦事情闹开,你就须直接介入,即使将那些为非作歹的官员乡绅全部杀光,也要把晋南的土地留在贫苦百姓手中。”
说罢,又安慰萧志刚道:“打仗的事情多得是,到时候你独领一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过那是在晋南完全掌握在咱们手中的基础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