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土兵普遍身材矮小,但善于山林行走跳跃穿行,且多以藤牌护身,在朝廷推广了改良后的鸳鸯小阵后,这种极其适配于地形和小规模战斗的战阵,配合以汉军独有的火器火炮攻击手段,便迅速打出了广西兵的名声。
王伦对火炮的发展要求是小型化与大型化兼行,火炮小型化的最终方向就是火枪,不管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虽然仍旧受限于材料工艺,但王伦从未放弃过对这一发展方向的要求。
除了抬炮外,军器监火炮小型化的另外一个新式武器就是弩炮,工匠们改良了大弩,可以通过弓弦、牛筋的力量抛投点燃引线的手雷,射程中规中矩,但却可以仰射和多角度发射,也算是弥补了山林作战多需要仰攻的战术缺失。
卢俊义其实并不是攻打大理国最高军事指挥官的最合适人选,梁山旧将们绝大多数受限于个人资质,经过十余年战争,从指挥百人成长为指挥数千人,能力上限基本就摆在那里了。
卢俊义个人武力值高绝,但他的战事指挥水平并不匹配与个人能力,所以王伦又先后调派了许多梁山时代副将级别的将领们南下。
就好比卢俊义,身为最高指挥官,却只带领了两千骑兵、两千南下的都督府兵以及一千精锐广西兵,总共只指挥了五千兵马。
但也正因为地形条件,汉军从开战前就没打算发动集群规模的大型战役,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平坦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攻防战。
这让一众南下的副将们如鱼得水,发挥出了他们善于小股作战的特长。
李逵和李衮并没有获准南下,王伦考虑到李逵是个憨货,故而留在京师学习治家,李衮则是由于身体原因需要静养,王伦让他在北方安心休息。
这是鲍旭、项充二人这么多年第一次与二李分开,虽然与周通组成了新的三人组,但鲍旭总感觉缺少了点儿什么。
周通本事低微,他学的那一套防御战术,在崇尚进攻的汉军中用处不大,但周通却一向没有任何埋怨。
年纪大了,曾经少年时代的意气风发都被成熟稳重所取代,周通与李忠的关系一直很不错,李忠由于憨厚老实,自跟随岳飞之后,大的战功不多,少有亮眼的表现,但他不贪功,万金油似地在岳飞帐下听令,也混的不错。
两人时常通信,周通便也将李忠的建议听了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谁也无法掩功,便是陛下也会记在心里的!
于是新的三人组,有鲍旭、项充的冲阵能力,有周通的查漏补缺做好防护,攻守平衡,虽然长板不够长,但是也没什么短板,反而在此次战事中表现得相当亮眼。
卢俊义攻下石城郡陆良城后,三人组就受命分兵南下绕道,借道弥勒部,试探性地与罗藏山、罗伽湖之间的罗伽部取得了联系。
三十七部蛮中,实力最弱小的就是罗伽部,由于离高氏老巢鄯阐府太近了,前次大理国平定了三十七部蛮的叛乱后,高氏对罗伽部的打压是最重的。
毕竟若非罗伽部引路,高氏族人怎么能被一群蛮夷杀害了那么多?
倒霉的罗伽部被高氏私兵驱赶着失去了湖泊北面的土地,被迫缩在湖泊东面与弥勒部之间的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