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5章 磨砺剑锋(2/2)

今日清晨,蒙古大汗率领大军穿越古老的长城,降临宣府城下。

遵循着\"两军交战,不杀来使\"的古训,宣大总兵杨肇基派遣\"那鲁\"出城,与蒙古大汗展开对话。

\"宰桑...\"

当\"那鲁\"的话语落下,杨肇基眉头轻挑,眼中闪过一抹思索。久居边疆,他对蒙古的事务颇有了解,明白这\"宰桑\"之位,犹如天明帝国的首辅,仅低于蒙古大汗,其言辞有着不容忽视的分量。

然而,林丹汗这般兴师动众,出动数万大军,真的只是为了一场交易会?还是在故意制造声势,为遥远的建州女真争取时机?

刚从京城归来的杨肇基深知,千里之外的建州女真近期动向不明,很可能借助蒙古势力,窥伺边境。

而恰巧的是,林丹汗统领的察哈尔部落正位于宣府和大同之间,如今他又突然出现在宣府城外...

这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计谋?

\"此事关系重大,最终决策需由陛下裁决。\"

\"我们各自坚守岗位,谨防意外发生。\"

...

又是一阵沉思,沉重的心情笼罩着杨肇基,他轻轻摇头,不再揣测城外林丹汗的意图,而是转向身边聚集的将领们下达指令。

无论林丹汗有何图谋,整顿军队,全面备战,总是能确保无虞。

想到这里,杨肇基缓缓侧身,深邃的眼神凝视着京城的方向,心中百感交集。

难道民间流传的关于天子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并非无稽之谈?否则,为何突然从京营中调集一万精锐,分别驻扎于宣府和大同两地?

切莫轻视这一万人马,尽管他们未曾经历真正的战场,但这批“新兵”所享有的物资供应远超其他部队,更由京营总督秦良玉以及一群经验丰富的将军亲自训练超过一年,战斗力不容小觑。

尤其在强调“军纪”的守城战中,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京营士兵将展现出更强大的力量。

“主将请放心。”

见杨肇基似乎没有更多命令,将领们纷纷散开,步伐匆匆。

尽管城外的蒙古大汗尚未露出攻城的迹象,但提前整军备战,以防万一,总是明智之举。

毕竟,林丹汗这般大张旗鼓,如果仅仅是为了贸易而来,未免太过小题大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