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说话直,王院士关于航天火箭的规划太激进了。”
“不管是发射频率,还是说太空站的建设,都有些不切实际了。”
“至于登月,国内也有着具体的规划,会在计划内进行尝试,并完成的。”
“我并没有看不起银河科技的意思,我只是觉得银河科技只是一家民企,付出这么大的资金压力,投入到这上面来,有些不够理智。”
“王院士的研发能力我是认可的,所以在我看来,更愿意看到王院士在航天火箭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投入研发,如果能专注于航天火箭发动机这一领域就更好了。”
程辉第一个站出来,正面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并不看好王东来提出来的银河科技关于航天火箭业务的发展规划。
如果没有最后两句话的话,程辉的否定还有可能会让人觉得是不是对王东来有什么意见。
但是有了最后两句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任谁都能听得出来程辉的本意,根本就是想要让王东来投入火箭发动机的研发。
再联想到程辉的身份,更是一点不意外。
正是因为有了王东来的研发出来‘力士’号火箭发动机,就让程辉正在研发的涡扇20发动机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虽然说还比不上‘力士’号火箭发动机,但也算是一款不错的发动机了。
“老程,收收你的肠子,你的算盘珠子都快要打到我脸上了。”
“依我看,王院士单独研发某一个领域实在是有些浪费了,为了更好地展现,发挥出王院士的研发能力,我觉得让王院士做一个总设计师也未尝不可,就算是不放心的话,做一个副总设计师也是毫无问题的,我觉得加入我的团队正好。”
“那我还觉得王院士在卫星研发上面也有着很大的空间,干脆来研究卫星吧!”
一时间,会议室里,众人都开口争抢起了王东来。
就像是一个香饽饽一样,被人抢来抢去。
坐在一旁听着这些的王东来,也有些哭笑不得。
找来这些大佬,是为了对王东来的航天火箭业务发展提供帮助的。
结果,却成了众人抢夺自己的场景。
“咳咳,多谢各位前辈的厚爱。”
“我个人还是很喜欢银河科技的研发氛围,并且作为一家私企,将资金投入到航天火箭这个领域,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
“咱们国内的很多企业,一心都只想赚一些简单的容易赚的钱,很少有投入真金白银去硬磕技术的,这一点我深恶痛绝。”
“银河科技既然发展到了这个阶段,那就势必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哪怕是作为一个榜样,只要能带来一点改变,我也觉得是值得的。”
“说句丧气话,就算是研发失败了,对于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来说,也是有益的,肉总归是在锅里。”
说到这里,王东来刻意停了一下。
“更何况,我个人还是比较相信自己的,毕竟我还这么年轻,坚持下去,未必不能有所成就。”
“从理论上来说,利用高性价比,可回收的方式,再制造出搭载‘力士’号火箭发动机的火箭,通过高频率的发射,携带的物资,仅需一年就能够在太空建设一座可以作为中转站的空间站。”
听到王东来这么说,众人都是微微皱了一下眉毛。
“我有一个问题,贵公司目前还没有培养出合格的航天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要承担起二十次的火箭发射任务,所需要的航天员最少也得二十位,这还是建立在承担短期航天任务,并且无休的状态下。”
“一年二十次,每个月将近两次,这已经超过了咱们国家的发射任务了,要知道咱们举国之力都没有这么激进的载人太空计划。”
面对这个问题,王东来早有准备,当即就出声说道:“其实,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航天员,只需要四位就够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两位就够了。”
“这不可能!”
当即就有人表示反对。
王东来笑着解释道:“银河科技的航天火箭模式,是学自于白头鹰联邦的spacex,所以,航天员也是如此。”
“我们并不需要航天员承担太重要的任务,唯有最开始的时候,需要在太空上建设出一个简单的空间站雏形,这是不可避免的。”
“后续的火箭发射,我们并不会搭载航天员,而是直接进行无人操纵,一切全智能模式。”
“通过在地面的指挥,进行材料运输和安装。”
“除去了航天员,所能搭载的物资也能更多一点,这也是我之前就想过的办法。”
王东来的这个解释,并不能让众人满意,反而是提出了新的问题。
“你说的很好,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网络通信技术,目前的网络通信还无法做到实时传输,这一点你也是知道的。”
“那么,如果不能解决这一点,你所说的地面指挥,全智能模式根本就是空中楼阁。”
王东来脸上笑意不改,依旧是充满自信的样子,继续出声说道:“通信的问题我有过考虑,我的计划是在今年的时候,就完成对通信技术的升级,用以满足我们航天火箭业务发展的需求。”
“好,通信的问题你既然有计划,那就暂时先略过。”
“除了通信问题之外,空间站的规模越大,那么对于能源利用率也就越高,如果想要达成你的目标,根据我的计算,目前是无法做到的。”
“不仅仅是空间站,月球基地建设也是如此,甚至能源问题更加严重,这个问题,你有考虑过吗”
王东来毫不犹豫地出声说道:“我已经做过相关的模拟计划,以我们公司生产的半固态电池只能满足计划中的56%的能源供应,并且还会随着规模的扩大,供应程度越发减少。”
“这个问题,我预计通过固态电池来解决,一年不行,那就两年,三年。”
“在空间站初期的时候,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减少消耗的方式来解决,等到后期能源问题解决了,就不再是问题。”
“并且计划中的空间站建设,也留下来后续增加的余地,并不是一次性的建设。”
众人都听得出来,王东来对于这个计划是有比较完善的考虑。
所以,也不再收敛,当即就火力全开,询问了起来。
“按照你的计划,是准备把空间站作为一个中转站来使用,那么原有的空间站高度就不够,作为中转站,它的高度是多少才能满足要求,这一点你是如何考虑的”
王东来依然自信地回道:“目前的空间站设置在300到400公里的高空上,是因为对于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要求很高,成吨的设备带到太空,本来就极为消耗能源,成本太高,不划算。另外便就是因为在这个高度之上,并没有多大的必要。”
“这个高度已经可以满足太空实验的接近真空环境、无云层遮挡的望远镜观测优势、近乎无重力的实验条件等。”
“不同的角色要求,自然会滋生不同的标准,既然是要承担中转站的角色,那么就要有这个角色对应的标准。”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4403.9千米,直接把空间站的位置放到正中间,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技术难度也很大。”
“我们可以先尝试着将在两千公里的位置进行建设,然后根据相关的技术发展,来决定是否再改变高度。”
“甚至于,我们是否可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建设多个空间站”
会议室里,王东来侃侃而谈,充满了少年独有的朝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