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0章 战略格局(1/2)

第460章 战略格局

这是其一;

——帝王和率军将领的心情,受战争结束后的成果这一直接因素、帝王心情咋样这一间接因素,使得军中将士死了能否得到抚恤,活着能否等到封赏,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且战争结果对应的,是何战争结果对应的,一目了然天差地别的待遇。

作为后世人,刘荣自然知道这不对。

军队,赏是赏,恤是恤。

前者是奖励,后者是鼓励,二者都得有,且缺一不可。

真要说起来,相较于‘一定要按时奖励有功的人’,反倒是‘一定要按时抚恤阵亡、伤残将士’,更迫切需要形成制度、体系去支撑。

盖因为没有奖励,仅仅只会动力缺失,大家出工不出力,都不愿意好好打仗了;

而没有抚恤,则会导致信心确实,大家直接不愿意上战场了!

所以,抚恤制度,也同样会因战争的胜利后失败,而存在或消失。

最后,同时也是最让人无语的一个点,就是这场战役过后,汉匈双方之间的战略格局,并不会维持在现如今,汉家掌握河套、蠢蠢欲动,匈奴人固守高阙,瑟瑟发动的模样。

——战略格局,是会伴随每一场战争甚至战斗,而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

比方说,自太祖高皇帝刘邦身陷白登之围的汉五年,一直到汉匈朝那一战结束前的当今刘荣元年——这长达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汉匈双方之间的战略格局,都始终是匈奴人骑脸输出,汉家被动挨打。

直到当今刘荣元年,汉匈朝那之战,结束,汉匈双方之间的战略天平,才第一次朝有利于汉家的方向倾斜了一下。

从表面上来看,这其实不大正常。

因为汉匈朝那一战,本质上,就是一场失败的侵略战争、成功的卫国战争。

而且战争并没有蔓延战线、时间——仅仅只是在朝那塞打了一场,战争就彻底结束了。

无论是从结果还是过程来看,朝那之战过后,汉匈双方之间的边境实际掌控线,都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

那一战之前,汉家守着朝那塞,匈奴人想来就来,想打就打,想走就走。

那一战过后,汉家也还是守着朝那塞,匈奴人依旧是来去自如。

双方之间的对峙状态没变,也没有某一方因此战,而遭受了太过于重大的局部损失,又或是被庞大的战争成本给伤到筋骨。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汉匈朝那之战,本不该影响汉匈双方之间的实际战略格局。

顶天了去,也就是匈奴人士气低迷一些、对朝那塞生出些许畏惧和忌惮;

汉家则士气高涨一些,对朝那塞和参战的将军、部队多出一层‘牛掰’滤镜。

然而现实情况是:就是那一战过后,汉匈双方的战略格局便发生了变化。

——汉家,前所未有的,将匈奴人成建制的骑兵集群,完完全全的挡在了国门外。

仅此一点,便迫使汉匈双方的权力中枢,重新评估了双方之间的实力变化,并根据新的实力对比,来制定出双方对待彼此的全新方式。

比如,汉家经过朝那一战,意识到自己有点牛掰起来了;

虽然还是追不上打定主意要跑的匈奴人,但至少能守住一个地方,把匈奴人堵在某处,使其无法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

那以后,是不是可以不那么卑微了

是不是不用那么担心匈奴人张口闭口‘控弦四十万’的威胁,不用再在匈奴人表现出愤怒和蠢蠢欲动时,着急忙慌去和亲、去哀求,好跪换边墙安稳了

是!

从那以后,汉家便不怵匈奴人了!

汉家就此,拥有了‘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这地方,你就是打不下来、走不过去’的底气。

反观匈奴人呢

本该也认识到这一现实,尽快调整对汉室的战略应对方式;

结果却仍旧活在梦里,认为朝那之战,不过是汉家侥幸,外加右贤王伊稚斜无能,才得出那般反常识的战果。

也就难怪朝那之战结束后,仅仅只过去半年时间,匈奴人便再度自马邑方向如今汉室,并就此落入汉家的圈套,从而大意失河套了。

——朝那之战,根本就没让匈奴人认清现实。

没能认清现实,仍旧按照过去的老黄历,来做新的战略格局、战略应对预案,自然就被更早刷新战略日志的汉家给摆了一道。

直到匈奴人原本以为的‘马邑之战’,变成了汉家从始至终,都将局势完全掌控在手的河套-马邑战役,匈奴人才终于开始认清现实。

只是稍微晚了点。

等匈奴人认清现实,河套都丢了,新的战略格局变化又再度形成。

这一次,匈奴人倒是学聪明了,没有再迷信自己过去的强大,而是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仔细审视了如今的汉室,和过去究竟有多少不同。

很显然,最大的变化,就是汉家拥有了河套。

往后每隔数年,汉家就能得到一批数量极为可观,能帮助汉家快速建设骑兵部队的战马。

其次,则是经过河套-马邑战役,汉家通过双线作战——而且是两条战线均十万人以上参战的魄力和能力,来彰显了自身庞大的战略储备、后勤保障能力,以及战局掌控能力。

最后,便是汉家的新皇帝,有魄力、有勇气,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战略劣势后,毅然决然主动发难,试图扭转现有的战略格局。

并且做到了!

认识到这些变化过后,匈奴人终于调整了对汉家的战略应对预案,以及对汉匈双方的战略格局判断。

——先是单于庭派出使者入长安,威逼也好,恐吓也罢,想看看还有没有机会吓唬汉家,好为单于庭谋求一些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轻松取得的利益。

顺带着,通过汉家在外交过程中表现出的姿态,来判断汉家的后手、底气有多少。

比如,汉家如果吹胡子瞪眼,极尽强硬之姿,那就是被河套-马邑战役掏空了家底,其实也快撑不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