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率先出兵祁山,闻魏安西将军邓艾有备,乃改从董亭攻南安。
邓艾军抢先占据武城山截击。姜维进攻无果,东下转战落门,随即乘夜色东下奔袭上邽,胡济爽约未至预定攻击区域,又被邓艾追兵在段谷击败。
姜维所部死伤惨重,星散流离,被迫撤回蜀境。
蜀汉延熙二十年,魏国淮南兵变,姜维趁机率兵数万出骆谷,进军至关中芒水。
魏军坚壁死守,姜维不胜而返。
蜀汉景耀五年,姜维出兵攻魏,与魏征西将军邓艾大战于侯和,为其所破。
姜维退兵沓中屯田。当时宦官黄皓和右大将军阎宇内外勾结弄权,朝廷乌烟瘴气。
沓中屯田,一是积谷修兵,等待时机,继续北伐;二为远离政治漩涡,避祸自保。
蜀汉炎兴元年,魏权臣晋公司马昭派遣镇西将军钟会、征西将军邓艾等率大军数道南伐蜀国。
“蜀汉延熙十六年夏,姜维率数万人进军石营,途径董亭之后围攻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为南安解围后驻守洛门,姜维由于粮尽而班师退军。”
“次年,姜维加督中外军事并再次进军陇西,致使魏国的狄道守将李简投降,后姜维围攻襄武与魏将徐质交战,期间徐质斩杀蜀汉荡寇将军张嶷,”
“姜维将其斩杀击败魏军,同时他乘胜将河间狄道、临洮三县百姓迁回蜀中。”
“蜀汉延熙十八年,姜维再次上书出军并与征西大将军张翼在朝中产生争议,姜维不听张翼劝告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人经枹罕攻打狄道,在洮西击败魏雍州刺史王经,王经退保狄道城被姜维围困。”
“魏征西将军陈泰解围后,姜维率军驻守钟题。”
“次年春,姜维担任蜀汉大将军,整顿军马之后约定与镇西大将军胡济会师上邽。”
“由于胡济爽约未到而姜维被魏将邓艾在段谷击败,蜀军伤亡惨重而四散逃亡,姜维因此遭到蜀汉官员的怨恨,姜维上书后主刘禅请求贬官,于是刘禅将其贬为后将军但行大将军事。”
“次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叛乱,姜维意图趁机攻打秦川,又率数万士卒从骆谷进军驻守沈岭,魏大将军司马望和邓艾皆驻守长城以对抗姜维。”
“姜维前往芒水,靠山扎营并多次挑战魏军,司马望和邓艾依靠固守坚城而不战。”
“景耀元年,姜维听闻诸葛诞战败之后班师成都,再次被拜为大将军。”
“景耀五年,姜维率军向汉中出发伐魏,蜀将侯和被邓艾击败而退守沓中。”
“姜维由于多年与魏国征战不胜,被操控政权的宦官黄皓与右大将军阎宇构陷,黄皓私下意图废掉姜维拥立阎宇。”
“姜维也怀疑黄皓的举动,因此感到危险恐惧而不返回成都。”
“次年,姜维上书后主刘禅,请求其派遣张翼、廖化率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止魏将钟会进攻。”
“但由于黄皓相信鬼巫之说,而后向后主刘禅建议按下此事,而群臣对此并不知情。”
“同年,钟会率军进攻骆谷,邓艾也同时进军沓中,于是刘禅派遣右车骑廖化前往沓中支援姜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到阳安关口在外围相助。”
“等到姜维到达阴平后,他听闻魏将诸葛绪攻打建威,于是前往驻守,后姜维被邓艾击败并退守阴平。”
“钟会遣别将进攻关口,守将蒋舒投降,而姜维等人听闻后舍弃阴平,与张翼、”董厥汇合退保剑阁以抗拒钟会。”
“钟会致信姜维称其德略并意图劝降,姜维没有回信并扎营驻守。”
“后姜维等人听说诸葛瞻兵败、后主意图固守成都等消息,率军由广汉、郪道查看虚实。”
“不久刘禅敕令姜维在涪军钟会军前投降,钟会在姜维投降后对其礼遇厚待,并将其印号节盖全部归还。”
“魏咸熙元年,钟会构陷邓艾之后,趁机率领姜维等人前赴成都,自称益州牧发动叛乱,同时意图授予姜维五万兵马为先锋。”
“魏将士获悉后诛杀钟会和姜维,姜维终年六十二岁,姜维的妻子儿子都被诛杀。”
苏轼:姜维周折转战,退兵剑阁据守,阻击正面进攻的钟会。
邓艾自阴平险道进军,突袭成都,后主刘禅未战即降,蜀亡国。
姜维无奈伪降钟会,谋图伺机复蜀,事败被乱军所杀。
姜维九次北伐,八出陇右,攻击雍、凉接合部的陇右,坚信联合雍、凉羌胡作为盟军,完全可以达到遮断陇右的北伐初步目标。
但陇右是魏国的重点防御区域,兵多粮足,加上郭淮、陈泰、邓艾等良将坐镇,其北伐败多胜少,“陇以西可断而有也”的局面也始终没有降临,
最终弱小的蜀国在魏国的南伐中一战而亡,身死族灭,南柯一梦,成为十足的悲剧性人物。
等到姜维担任大将军之后,向后主刘禅建议听闻敌军来到,诸围都聚敛军队钱粮,退守汉、乐二城,任凭敌军进入阴平,镇守重关与之对抗,令游军旁出以等待观察敌军虚实。
敌军不能攻占城池,野外没有多余的粮食,千里运粮自然疲乏;敌军败退之际,然后诸城军队齐出,与游军联合与之争斗,以此战术来歼灭敌人。
于是汉主刘禅命令汉中守将胡济驻守汉寿,监军王含驻守乐城,护军蒋斌驻守汉城。
后姜维率军多次与魏军征战,取得不少战绩。
蜀汉建兴六年,姜维从天水郡投降诸葛亮的时候,正好被诸葛亮派遣防守街亭的马谡被张郃击败,诸葛亮率领大军撤退,而姜维母亲仍在天水冀县。
后来,姜维母亲致信姜维回到天水冀县,姜维写信回复母亲表示良田百顷,不在乎其中的一亩田地,而人如果有远大的志向,也不在乎应当回家。
姜维曾上书刘禅,请求追谥赵云,姜维认为赵云往日跟随先帝刘备,功劳战绩非常显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事迹值得书写。
昔日当阳桥一战,义气可以贯穿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