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6章 黄石公(2/2)

南宋学者晁公武认为,黄石公撰写的《三略》,其内容涉及的用兵方略十分神妙,军纪严明决断,可以使军队由死转变为生,也能令国家由生存走向灭亡。

学者任法融认为,黄石公遗作有大约二十余种,可谓是种类繁多。黄石公创作的作品内容博杂,从行营布阵到阴谋诡计,从星相占卜到行兵攻战,都有涉及,这些黄石公的遗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属于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一部分。

根据史料记载,黄石公确有其人,也存在圯桥之上授书之事,但其究竟传授何书,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为《太公兵法》说,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黄石公于圯桥之上传授张良《太公兵法》,此外《汉书·张良列传》亦采纳《太公兵法》之说。

其二为《素书》说,宋朝学者张商英根据《汉书》分析,认为黄石公圯桥传授给张良的书为《素书》。他还认为,在晋朝乱世时,有盗贼因挖掘张良坟墓,在其枕头中得到《素书》,由此传世。该书共有一千三百零六字,并留有秘戒为不许传于不神不圣之人,如果所传非人,必然会遭受祸患,如果遇到符合条件的人不传授,也会遭到祸患。因为黄石公对此书如此慎重,遇到张良而传授,但张良因为未能得到传人,便随之葬于墓中。学者任法融也认可张商英的观点,他认为道家对道术的传授历来有严肃和慎重的做法,比如老子曾认为道术犹如鱼儿一般不可离开深渊,其为国之利器,不可以轻易示人。而《阴符经》也有记载,认为君子得到它能够稳固生命,小人得到它会轻视性命。这些道家观点认为这些治国、理民、统众、攻战的韬略轻易示人,会让小人以阴谋诡计互相利用,因此导致社会不宁,国家政治败颓,百姓不安,天下不太平;而君子得到可能会理身、理家、理国,由此任法融认为以前人的严谨,张良因不得传人而随身藏于墓中是可能存在的。

其三为《三略》说,世人所认为黄石公圯桥传授给张良的为《三略》,之所以出现《太公兵法》或者《素书》的记载,源于错记的结果。

《三略》争议

关于《三略》的成书年代及作者,学术界争议较多。一说为先秦说,唐代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引《七录》中记载,《太公兵法》一帙三卷,认为姜尚将幽权之策著成《六韬》《三略》《阴符七术》等书,因此张守节认为其为姜尚所作。二为秦说,三国曹魏学者李康提出张良接受黄石公的传授,诵读出《三略》,他认为《三略》为黄石公所作,张良所传,这也是东汉末年的一般看法。三为后人伪托之说,清朝学者在《古今伪书考》中认为,《三略》在《汉书·艺文志》中未有著录,因而为后人伪托之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