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刘肥是高祖刘邦的庶长子,惠帝二年,他入京朝见皇帝。惠帝与齐王饮宴,惠帝以齐王为兄,让他上坐,如同家人兄弟一样,而未行君臣之礼。吕太后为此发怒,将要诛杀齐王。齐王害怕,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认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为妈),并把城阳郡献出,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吕后二年,吕后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割齐国济南郡为吕王封邑;吕后七年,又割齐国琅琊郡立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至此,齐国被一分为四。
吕后七年九月,燕灵王建薨,吕后使人杀了燕王的儿子,使得燕国无后而除国。吕后及吕氏外戚对刘姓子孙的迫害,其他刘氏宗亲怎能不感到唇亡齿寒?
吕氏外戚与功臣集团的矛盾,先早在惠帝去世后就已产生。惠帝早逝,此时吕后年事已高,而皇后张嫣一直无生育。为了吕氏家族的荣华富贵,吕后让张皇后假装有孕,以后官美人之子为己子,杀害其生母,立所名子为太子。
太子即位后,吕后临朝称制,代理皇权,为了连根固本,她准备倚重外戚,封诸吕为王。她问右丞相王陵,王陵义正严辞地说:“高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封吕氏,非约也。”吕后不高兴,然后又问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他们两个说道:“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罢朝之后,王陵就责备陈平和周勃:“原来和高祖啑血盟誓时,你们不在现场吗?现在高祖去世后,太后想封吕氏为王,你们迁就吕后,背弃盟约,将来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高祖?”他们回答道:“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随后,吕后就夺了王陵的相权,任用陈平为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立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又封诸吕凡六人为列侯。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吕后封诸吕为王,违背了“非刘氏不王”的白马盟约,引起了王陵等大臣的不满;同时,陈平、陈勃等功臣迁就吕后,也不是一味攀附逢迎,只是一时之权宜。可能事后不久,他们就开始寻思,如何制衡吕氏外戚,“全社稷、定刘氏之后”了。
吕后也清楚大臣们的心思,临崩之前,她告诫吕产、吕禄:“高帝定天下,与大臣有盟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我封你们为王,大臣们心中不乐意。我即将离开人世,皇帝又小,大臣们恐怕会发动政变。你们必须掌控兵权,守卫宫殿,不要因为给我送丧而为人所制。”
吕后临死之前,已经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产军南军,掌控了皇宫及京城的兵权,周勃的太尉之位已形同虚设。吕后去世后,吕产又担任相国职务,这就严重侵夺了功臣集团的权力。
这样,汉初以来内任功臣、外倚诸王的政治格局由于吕氏外戚势力的急剧发展而失去平衡,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具有了广泛的共同利益。所以在吕后崩逝后,功臣和刘氏宗亲立即联合起来诛杀诸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